芬蘭設計:混搭餐具的自由之美

設計品牌的餐具杯組並不稀奇,但是能普及成全民運動,可就不簡單。

幾乎每個芬蘭人的家裡,都有Iittala。從花瓶到餐具,從瓷器到玻璃,從經典大師的作品到新秀的設計,Iittala在芬蘭人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出現,也是每個重要日子的伴手禮:在結婚的送禮建議單上、耶誕節必購禮物單上、生日禮物採買清單上,好像,只要送人Iittala的東西,就是送一份品味和品質的雙重保障。


我婆婆總在招待客人前,捧出當年結婚禮物-Iittala餐具,細心地張羅在桌上。她總會到戶外摘採鮮花,放入朋友送她的Iittala花瓶,上圖那張,就是芬蘭大師Alvar Aalto紅遍設計界的經典湖泊狀花瓶。今年仲夏節,婆婆插了一把新鮮的玫瑰在裡頭,好不生動!

我們結婚時,婆婆與她的姐妹們,買給我們的禮物,也是Iittala的盤子與刀叉組,直到現在,結婚多年,每年婆婆要買禮物送我們時,總不會忘記Iittala。婆婆總問:

「要不要再買一些Iittala的杯子?」

「聽說Teema藍色小碗會停產,我趁沒停產前趕快買來給你們!」

「新出來的海藻色湖泊紀念花瓶好漂亮,你們要不要?」

於是,我們不斷地收到,來自Iittala的禮物、和家人的問候與愛心。不知不覺地,我半搜集半收禮的,也成了標準的Iittala一族。

 


(相片:Iittala的彩色透明水杯和蠟燭,作者自攝)


我總愛在Iittala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樹蔭大道旁的旗艦店徘徊,深深被那線條簡單、色彩繽紛的各式玻璃器皿與家用杯盤瓷碗吸引。放眼望去,這些既現代又具親和力的家居用品,全出於大師之手。從Alvar Aalto花瓶、到Harri Koskinen的冰塊燈、燈籠玻璃燭、Kaj Franck經典杯盤組、和Stafen Lindfors的不對稱Ego咖啡杯。不同的作品背後有著不同的設計背景與故事,卻同樣呈現出一股簡潔明亮的和諧之美,即使什麼也不買,光站在那裡感受著,這一份穿越時空的美麗,就足以讓人感動。

因此,這是個我百去不厭的地方,每季出的新品,我都會去看,新的目錄,一定順手帶一本回家,也一定要現場感受一下,新的搭配風。

現在正值盛夏,Iittala的玻璃色彩反射著灑進來的陽光,讓人的心跟著飛舞,然而我仍清楚的記得,第一次來到Iittala的門前,是個冰冷的寒冬一月,街道上飄著皚雪,我站在櫥窗前,欣賞著跟著時節轉換的色彩與風景,像是看到了家。

有趣的是,我一向不是個喜歡從眾的人,怎麼會跟著芬蘭大眾一樣,老是想買Iittala的東西呢?家家戶戶都用一樣品牌的餐具,不是很無趣嗎?當我反問自己的同時,卻也慢慢地發現,Iittala的魅力,不只在於它本身的功能與美感,還有一份混搭的哲學。

即使不同的餐具系列各有特色,其簡潔的 線條和易搭配的顏色,讓不同的系列之間有了對話的空間,因此,餐具不見得要買全套,只要依照個人喜好隨意搭配,很容易就恰到好處。買了餐具之後,人們還可 以自己創造美感,而且怎麼試都不太會失敗。大眾化的餐具組合,提供的卻是最個人的使用空間。於是,我也開始在我們家餐桌上,玩起調色盤的遊戲。


(相片:Iittala的餐桌,作者自攝)

去年春天,我發現Iittala的新系列「Koko」, 擺明了就是要人們自己挑顏色組合帶回家裡的餐桌上變換風情。與茶杯搭配的小托盤,既可以放在杯子下面當杯墊,也可以放在杯子口上面蓋住茶杯,茶杯與托盤共 有至少五個顏色,奶白、嫩綠、咖啡、粉紅、淡藍,隨意組合,味道就不同。我挑了嫩綠與粉紅的春天回家,老公則挑了奶白與咖啡的復古格調。上圖的幾個碟子和 碗盤,就是 Koko系列。

這股在餐桌上發揮搭配想像力的風格顯然很受歡迎,今年就連大師Kaj Franck的 「主題」系列(芬蘭文:Teema),都重新強調這股混搭風,在原本的白、黃、藍、灰藍等基本色系外,加上橄欖綠與咖啡,此外,寶藍色等「實驗色」也蠢蠢 欲動,大師的經典作品,頓時在新氣象之下更豐富了起來,下圖就是新的「主題」系列橄欖綠,配上其它系列的組合。我已經忍不住開始構思接下去想買的顏色,以 及,如何搭配我家的「主題」與「Koko」系列。


(照片:Iittala的餐具混搭組合,來自Iittala網站)

Iittala的 顏色遊戲中玩得起勁的我,也忍不住搜尋起產品相關的目錄與資料,試著了解這個品牌,想傳達的意念是什麼,背後隱含的生活價值觀又是什麼,這一定是他們能在 市場上長銷的祕密、也是讓我如此著迷的原因。畢竟,能讓物質生活基本需求已滿足了的現代人不斷掏荷包的,一定是他們打從心底認可的價值,或是被深深觸動的 美感經驗。

於是,我看到這樣的話: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渴望,讓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成為自我的小小探險。」

可不是嗎?我們的喜好延伸到我們使用的 物品與顏色上,而我們所選擇使用的器具、購買的物品,也反映了所渴望的自己。當北歐設計近年來在台灣風行之際,也許大家內心渴望的,就是在混亂的塵囂中, 感覺一份簡單與清新質感。當我在杯盤碗具之間玩搭配遊戲時,每一件餐具都反映了一部分的我,與生活中自己想製造給自己的,美感遊戲。

的確,我發現他們不論推出什麼新產品, 緊扣著的基本品牌概念始終如一:簡潔的線條使人們易於搭配,每一個餐具都可以依個人需要有多功能用途,幾件看似簡單的餐具,伴隨著的,是無盡的可能性,於 是,即使是同一系列之下的餐具,也可不斷隨著時代的潮流、人們飲食的習慣,而增添出新形狀、新顏色、和新的風情。

我陶醉在這種被給予創造機會的情境裡,也享受著這種設計隨著人的生活前進,並且恰到好處的感動,同時我還發現,他們給產品下註腳的,正是這麼一句話:

Designed to be combined

是的,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沒看到口號前就已經讓我玩得起勁的家居生活。我想,這也是一種設計美學上的民主:讓使用者參與設計的一部分,僅管不是產品本身,但是那最後的美感,只有當使用者將產品依照個人的喜好與需求組上桌後,才真正顯現。

這正是極簡之美的含意之一,當一切簡化了,用的人,就得到更多發揮與想像的空間,與產品之間的情感連結才真正發生。

於是,我終於明白,自己愛上Iittala的原因。

*訂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可收到最新文章通知。

延伸閱讀: 

原刊登於「中時居家週報的北歐居家專欄」文章:

手工生活的簡單幸福

租一塊療癒菜園,當城市農夫

芬蘭遊戲木屋開門,小孩當家

一只花瓶,驚見生活美

體驗北歐仲夏魔力

芬蘭設計,將樹林請進屋

租一塊療癒菜園,當城市農夫

從芬蘭混搭餐具設計,思考生活

芬蘭環保:舊物品新想像

北歐春天,在花草傳說啤酒中復活

在芬蘭,打造夢想木屋

彩色織品,讓北歐亮起來

聊搜集:芬蘭人眾裡尋找一只杯

在北歐,為鳥兒造家

家:冰雪中的溫柔堡壘

芬蘭住屋奇想:貝殼房與葉子屋

7 Replies to “芬蘭設計:混搭餐具的自由之美”

  1. 這篇是眾多文章中,先吸引到我的前幾名!
    終於看到Alvar Aalto花瓶實際用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了,呵~~~
    等下也想去把櫃子裡的Iittala燭台拿出來看一看!^^

    自認為對居家佈置有興趣的我,明顯查覺到自己實踐力很薄弱!:p
    想好好玩佈置,但確不知從何開始!
    但從這裡我學習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簡單”,可能就是我入門的開
    始哩!嘻~~~

    p.s.有其他相關的照片,多拍一些放上來吧!呵~~~

  2. littleblue,
    我知道妳會喜歡這個,呵呵,櫃子裡的Iittala燭台,現在用一定更有感覺了吧!:)
    照片啊,會的會的,現在新家放照片很方便,可以好好來分享了~

  3. 呵呵~一不小心翻出的舊文。

    從Kivi燭台開始,iittala的餐具便成了我的最愛。可用於微波爐、烤箱、冷藏冷凍,又好清洗。簡單、大方、高雅的Teema盤、Origo盤,不僅彼此混色混搭,還可以跟他牌一起輕鬆玩色,用餐的心情也跟著愉快起來~

    可惜台灣的價格太高,最近找到一個50% off的美國網站,要趕快來撿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