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之國芬蘭,說耶誕樹比人多,應該也不為過,森林佔了將近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城鎮彷彿都是森林湖泊間寥寥可數的點綴,既然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樹林,芬蘭人的食衣住行,與生活感官所及之處,也都離不開樹。
樹的故事,充滿生活
樹林,隨著四季的自然變化滋潤著人們的感官,也提供了許多生機泉源,人們用木頭建造房屋與製造工具,從森林中取用不同的食材,許多小孩平日都在林間嬉戲,樹林有如人們的夥伴,家有花園的人就常為小娃種下「生日樹」,讓小樹和小孩一起長大。
老公就有一棵屬於自己的生日樹,每當他生日,我也總喜歡去瞧瞧那棵樹,感覺特別親切。
之前曾在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展覽「樹的故事」,請設計師與藝術家們將各種材料化為想像中的樹,每一棵樹都是一個故事,挪威名藝術家表示,他對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到處都是樹,由於芬蘭的環境與生活用品滿溢著樹的影像,因此他也在作品中,讓芬蘭各種形式的「樹」長滿牆。
來自日本、已在芬蘭居住數十載的Marimekko名設計師Fujiwo Ishimoto,也曾在訪談中提到,不同於西歐的人們視自然為外在景觀,芬蘭人是完全生活在自然之中,我想,也正是這種與自然深刻的連結,讓人們在居家生活中不斷與樹相遇,木頭材質仍常被使用,樹的形象常躍到織布、餐具、與各種家居用品上。
我總覺得,對芬蘭人而言,樹不只是樹,也是人們心裡的風景。
用設計,請樹木進屋來
好幾個芬蘭設計師,都不約而同的將樹木請進屋來,變成掛外套的衣架。
年輕設計師Mikko Laakkonen為義大利品牌所設計的「latva」衣架,看上去就像是樹枝,而這衣架的名稱,指的也正是枝頭高處;
芬蘭名建築設計團隊Valvomo所設計的「Oka」衣架,名字意指植物的刺,看那衣架從天花板上吊下,就像是小樹枝偷長進人家;
類似這樣,在設計中用不同的方式讓人聯想到樹木的作品,隨處可見,也許是走到哪裡都看到樹,我自己也常不由自主地,在設計裡尋找著樹的踨跡。
設計織布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對於樹木的詮釋;
居家佈置的牆面上,也可以繪上一大片樹林;
燈光設計師的作品,彷彿正等著光,將青綠的織布和牆面打上樹影;
也有設計師將可方便撕黏的壁紙,在牆上貼出一整棵樹的形狀,然後在牆面上釘幾個釣鉤,就像是把樹請入牆中,鉤上的衣服背袋都像是掛在樹上;一位來自墨西哥的設計系學生David Dahlhaus Mora,則在他的作品中,將一個芬蘭的老樹塊分成兩半,設計成兩張椅子,這是他內心中芬蘭旅程的呈現,也是在芬蘭念書期間,對此地廣大森林與人們生活的體驗。
也許生活中離不開什麼,設計裡就會出現些什麼,於是樹枝樹葉樹幹便老是從芬蘭人家的牆外爬進牆內,化作不同的用品,從裡到外,伴著人們生活,這與自然森林的連結,不僅是設計師的靈感呈現,相信也是這裡的人們,生活中最直接的美感經驗了。
本文原刊登於中時居家周報專欄,所有文字&照片 by 北歐四季
相關文章類別:北歐居家與生活設計
後記:
我自從搬到芬蘭之後,特別愛看樹,其實住在台灣時也很喜歡樹木和大自然,但是感覺上,芬蘭人的生活,真是走到哪裡都離不開樹木,天天被樹木環繞之下,我也想去買一本樹的書,好好研究樹。。:)
或許,不是樹木將我們圍繞,只不過是我們暫時借用了樹的地盤,每每望著高聳的樹木,看那春夏秋冬樹林的變化,就感覺到大自然的力量,以及自己的渺小。
相關閱讀:
相簿: Story of Trees (將持續更新)
*訂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可收到最新文章通知。
延伸閱讀: 芬蘭設計,將樹林請進屋原刊登於「中時居家週報的北歐居家專欄」,延伸閱讀其它同專欄文章:
好心曠神宜啊~~
看到來自墨西哥的設計系學生David Dahlhaus Mora用原木椅子來表現他的芬蘭印象,真的令我好羨慕,好嚮往喔~
好一個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國度
很嚮往一訪那滿是森林和湖泊的芬蘭
透過你的文章
一圓我的好奇心和夢!
反觀台灣
愈來愈少見到綠地及樹木了
見到的也是被墾伐過被削掉一半的半山坡
破壞大自然結果每年颱風一掃
就是災情慘重的淹水土石坍塌
在北歐四季這兒
更了解芬蘭人完全生活在自然之中
喜歡大自然的chanling真的愛上芬蘭
謝謝北歐四季文、圖的介紹
盛夏裡清涼不少耶!
就是這麼真實的生活…
“活在自然裡”~~~~ 這句,我喜歡哩!
很喜歡這裡的文章,字裡行間照片中都透露出一股清新的氣息啊。:)
能與自然一起生活真的很棒。
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想到
我發現在台灣我周遭的女生同學朋友(和我自己)都對綠色沒什麼感覺
一般偏好的顏色就是藍色、粉紅色之類的
到了芬蘭問起幾個女生朋友喜歡什麼顏色
她們第一反應都毫不考慮—綠色!
我想真的是整個國家的盎然綠意所陪養出來的吧:)
很棒的文章 讓人了很舒服 也彷彿走進北歐的簡約生活
很棒的文章 讓人看了很舒服 也彷彿走進北歐的簡約但豐富的生活!
我也好喜歡樹耶
不管是在歐洲拍照或在台北街頭為木棉花樹拍照
看到樹那麼用心的”往上”
就可以感受到那股強力的”生命力”
真該找個機會去芬蘭”看樹” 呵~
這也有住在樹林裡頭的感覺,
設計挺美的。
gyung,
我也很喜歡他的這個作品,樹真的很有生命力,也總是有不同的美感。
Miffy,
我常跟人說,這裡最美好的,就是大自然了,有時間也會繼續分享給大家,這樣的自然生活。
Serena,
台灣的生態保育不知道這兩年有沒有一些進步?之前每次看到這樣的狀況,都讓人很心痛,台灣是個有珍奇稀有生態的美好地方,高山的樹與林相變化,也是芬蘭所沒有的美,若是逐漸喪失,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chanling,
很高興妳喜歡呢,我也覺得,喜歡大自然的人,會喜歡這裡,呵~
Grace,
我也是,這一點,我也還在學習呢~
Starshine,
謝謝你的讚美,很高興聽到喲~~: )
我覺得,跟自然一起生活,是現代人遺忘很久的智慧,能有機會重新學習感受,我也很開心。
業馨,
呵,那我一定是在這裡待太久了,綠色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哦~:)
wucl,
謝謝你的讚美,也很高興文章能帶給你一些這裡的氛團。。。
Joanna,
對呀,我天天看樹,都還覺得看得不夠,不夠了解它們,也不夠親近它們,一步步地,想越來越靠近。
GlenWise,
可不是嗎? 要是你來芬蘭就會發現,我們是都住在樹林裡啦~ ; )
真希望台灣到處也可以有這樣的綠意! *O*
魚園丁,你好
很久沒來你家了,最近很忙,忙著包粽子
如果你有空的話,歡迎到我的無名部落格走走啊
http://www.wretch.cc/blog/angelsah
或者是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ngie8790
就能了解我的現況了!
台灣到處蓋高樓大廈,或者公共建設,原有的樹不是被砍筏光光
就是留下很少的樹…..地面全舖著水泥或瀝青,說有多醜就有多醜
有時不禁懷疑,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高樓大廈嗎?
初到美東時,發現高速公路旁邊都是很高大的樹林,真的很美呢
回到台灣看到公路旁都是路燈……真的很不習慣啊
很喜歡生日樹的感覺
是不是歐洲人都有這樣的習慣?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
是一位爺爺在過世前幫未出生孫子種下一棵樹
爺爺去世了
奶奶在孫子出生後把樹苗交給兒子
種下去後他們把爺爺的骨灰灑在樹的四周
好像爺爺守護著樹的成長
當時覺得很溫馨
也有代代傳承的意思,是這樣嗎?
有森林守護著你們的土地—-好幸福啊!
好有意義的生日樹喔!
讓我想起尚紀沃諾的故事[種樹的男人]
很感慨台灣不僅公園少的可憐,
連沒有經濟價值的樹大概也都難逃被砍的命運,
而且現在好像也沒也植樹節的活動了,
我想以後小孩生日可以帶他們來進行種樹的活動,
體驗一下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的意境
不然以後台灣就變成一座熱島了!
洽米Ellen,
我在台灣是住在城市裡,當時好像也都習慣了綠意不多,每次只要經過綠蔭大道,就特別興奮呢..
angel,
嗯,好呀,有空再去逛逛,我也很久沒四處走逛了。。
台灣地狹人稠又多山,也難怪城市到處是高樓街燈,只是如何能更保育樹木與大自然,就是功課了。。
Fiona,
我不知道歐洲人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習慣呢…至於那個溫馨的代代傳承故事,我怎麼覺得比較像是東方亞洲的故事呢。。呵,只是感覺。。
我也很喜歡這種到處是樹林的生活…
cheer,
植樹節,感覺是好久遠以前的事了,但我覺得這真是有意義的活動,值得多加鼓勵才是。。
又是一次看不到照片的遺憾….嗚嗚嗚..
不過 從字裡行間
我可以看到樹的力量與美好
馬小熊也有一棵屬於他自己的樹喔
現在應該正在紐西蘭他奶奶的農場上
慢慢的茁壯成長吧 🙂
kite,
希望你很快可以找到破解的方式哦!不然真是可惜呢~~~
我想馬小熊以後看到他的樹長大,一定會很開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