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光

推到 Twitter!
推到 Plurk!

(寫於孩子滿一歲之前)

孩子快要滿一歲了,最近,我常看著他,心中充滿無限喜悅,回想起這一年新手媽媽的生活,其實有許多辛苦之處,然而我卻也覺得,這一定是我生命中一段,最好的時光。

從來沒有一段時間如此這般的「受限」,沒有太多個人的自由,然而,像這樣從早到晚,近乎24小時的跟他黏在一起,也就是這兩三年了吧,也許,這正是我們母子最親密的一段日子,我想,將來回頭時,我只會懷念,並發現原來生活中,真的有比自由價更高的事。

我喜歡坐在鋼琴前,彈幾個音符,等待著孩子一臉興奮地,朝我爬來的表情;

我喜歡跟他玩過隧道,在Ikea買來的圓筒隧道一頭,看著另一頭的孩子斑爛神采的笑容;

我喜歡隨意拿身邊的小物品給他把玩,看他看到任何「新」物品時,那發亮的眼神,和視為寶物、用手慢慢琢磨的神情;

也喜歡看到他,每每一聽到音樂,就整個身體用不同方式,動起來的樣子!

每天每天,我看著他,一點一滴的,在不知不覺中長大,常常,我會回想他剛來到我們世界的那段日子,望著眼前不過一歲的孩子,真難想像,一年,竟可以讓一個小生命,有這麼多的變化,更難想像,一年多前,這可愛的小東西,還在我的肚子裡,等待成形、等待誕生。

看著他的發展,每往前一步,總讓人歡喜,同時卻已經開始想念,那些從此以後應該很難再看到的動作,像他現在用膝蓋爬,我已經開始懷念起那段用肚子和手臂在地上快快爬的日子了,如今他老是要站起來,我知道他離會走的日子不遠了,於是更珍惜此時此刻,他還像隻小貓小狗一樣,啪啪啪爬到各個房間找爸爸媽媽的時光。

DSC00543

坦白說,這一年,是有許多辛苦的:

一開始母乳不足,孩子的成長也不夠好,家有新生兒的時光,在喜悅惶恐中,也帶著許多擔憂;

接著,因為先生的工作關係,一家人分居兩地兩個月,一週四天自己獨立育兒24小時沒什麼幫手,外加中間自己生病腸胃不適兩週,還正逢芬蘭冰天雪地出門也不便的時節,那段日子真是辛苦;

然後苦盡甘來,一家人南遷團聚,一切漸入佳境,副食品吃得順遂,小孩夜間越睡越長,成長越來越好,原以為終要開始輕鬆一點了,卻突然來了個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於是又開始另一段挑戰。

人們常說,孩子讓父母長大、讓父母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而這一年來我則覺得,孩子真的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在教我功課,有時苦,有時樂,看似一開始就因為一些因素,而沒有照自己理想中的想像來養育孩子,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對人生的體會與原本對許多事物的執著念頭,倒慢慢被磨平磨圓了,長久而言,也許反而是好事一件。

而看似有點小小顛跛的一年,如今再重頭看,我卻真心覺得,這一定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時光。曾有的困境,讓我們都能更有彈性,在育兒與人生的路上,朝圓融又堅強的境界邁進一步。

沒生孩子前,總聽人說,養小孩很累,如今自己當了媽,我的體會是,育兒體力上的辛苦其實還好,真正的挑戰,在於自己的理想與現實之間,不得不的磨合,有很多我原本以為自己會採用的育兒方式,在實際的現實狀況下,不但派不上用場,還常背道而馳。

然而,如果放下心中原本設定的念頭,試著去了解孩子,用適合他的方式,陪伴他每時每刻的成長,那麼,辛苦也不再是辛苦,相反的,每一天,都是生命最珍貴的禮物,此時的我,萬分珍惜,所有的苦與樂。

今天把他抱著坐腿上彈鋼琴時,我看著在琴鍵前快樂地大筆揮手的他,心裡想著,這一定是最幸福的時光了。我彈著琴,他也拍著琴,同時亂按一些按鍵,甚至讓我發現我從來就不知道的新功能! 不同的樂器在他的小手手操作之下,不斷地轉換著,我從來沒有用這樣的方式來彈琴/聽聲音,沒想到,一個未滿一歲的小嬰兒,已經在幫媽媽發現新事物,開啟新的感官經驗,我忍不住想,當成人們不斷地想著要把幼兒開發潛能時,說不定,真的該被重新開發的,是我們自己。對於幼兒,能保持他們的開放性與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角度去僵化制約他,恐怕才是我們該做的功課。

(寫於一歲一個月之後)

一轉眼,孩子已經一歲一個月了,不再是個「小嬰兒」,每天看著他逐漸拉長的身子,依然難以想像、甚至不太記得,去年此時的他是什麼模樣。

帶孩子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我總是可以倒背如流地說出,他每天大約什麼時候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宵夜,大約有什麼樣的小睡或午睡規律,也就是說,我每天都知道自己的這一天將會怎麼過,什麼時候、什麼時間、幫他準備什麼、照顧他什麼。然後一天、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就在這樣的瑣碎中,飛也似地過去。

聽來平淡無趣嗎? 我卻覺得,每天都很開心。

孩子這麼小,就只有一次,一歲出頭,正是可愛的年紀,每天摸著他的小手小腳,拉著親著,孩子一天天地成長,與父母的互動也越來越多:

他喜歡我們特別走過來,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每次這麼做時,他總是露出好開心的笑容;

他也喜歡拉著媽媽的手站起來,要媽媽帶他去看這個世界=我們的家,一圈又一圈地繞著也不厭倦,有時候,他只是要拿一塊積木,從地上放到桌上,右手拿積木,左手還要牽媽媽的手,一次又一次,十幾二十塊積木放過來又放過去,摔過來又摔過去,唯一沒放開的,是媽媽的手;

他喜歡玩學步車,朝著媽媽推著車飛奔過來,笑得燦爛;

也喜歡扶著媽媽的背站起來,站在媽媽背後,跟媽媽玩躲貓貓的遊戲;

開始喜歡東指西指,抱他在懷中時,這邊指、那邊指,想去哪就指哪裡,爸爸媽媽像是他的車,而他是那個用手指開車的司機: 我想去這裡、想去那裡、想摸這個、想摸那個…

喜歡搶食爸爸媽媽手中的食物,對每一樣東西,都有無比的好奇心,沒看過的,一定要玩一下,沒吃過的,一定要嘗一下…於是,媽媽每天忙著從他口中淘出一些不希望他吃的東西,昨天是一團紙和一片大蒜皮,今天是一朵香菇,天天都有點驚險刺激…

他也很明顯地有了更多空間的概念,想去什麼地方,就算硬把他拐開,不要多久,他自然會想辦法再繞回去;

也開始真的喜歡玩把東西放進去再拿出來的遊戲,或是把東西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用他自己的方式,在重新排序,他排得很認真,但家裡真的一點都沒秩序…

模仿力越來越快,教他什麼,很快就會跟著做;爸爸教了兩三天後,小孩終於不是只摔積木,而是開始有興趣堆積木了…早上自己往上堆了四個,晚上則被媽媽發現他把不同的東西堆一起: 書上堆帽子、帽子上堆了不知道什麼(媽媽忘了),然後那個東西上面又堆了兩個積木…

他也可以從高處自己往後爬下來了,可以從床上爬下來、沙發上爬下來…不過他也想從尿布台上轉身爬下來,這個媽媽就不准了…

他也開始似乎聽得懂更多,除了原本就會的再見、好棒拍拍手之外,最近教他戴左手手套、戴右手手套,他似乎慢慢都能理解…

當然,他也開始可以從爸媽的言語和動作中,感受到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因為「不可以」而制止他時,他到最後還會露出哭哭臉,在媽媽眼中,竟然連哭哭臉都可愛極了;

他也會在做「不可以做的事」被媽媽「罵」的時候,朝爸爸飛快地爬過去,尋求安慰,是的,他已經明白,此時此刻,爸媽就是他的天與地;

此外,他越來越黏媽媽…當然,婆婆在的時候,他可以忘記媽媽,但是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他越來越愛撒嬌,躺在床上,也會把頭磨蹭過來,帶著一臉甜蜜到讓人心融化的笑容,而一向不喜歡有人靠著睡(包括老公在內)的媽媽,被這小子靠著睡覺,竟只覺得溫暖…

親子之間的連結,隨著這一日日的生活航線,越來越深,而生活中的細節,也一點一滴地慢慢累積,不變的是,這些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歐迎加入北歐四季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更多生活思考
北歐四季 on Facebook
Twitter It! Plurk this! Share to Facebook!

If you enjoyed this post, please consider to leave a comment or subscribe to the feed and get future articles delivered to your feed reader.

Comments

頭香是我! 哈哈!!

好文!(^U^)b

呵,你真的回得很快。

好溫馨呀
嗯~~~~~是”美好的時光”哦
因為…..還會”更好”呀
^o^

喝豬腳花生湯,沒豬腳的話雞腳湯也可以,就會有很多奶了。

在外的遊子一切都得自己來。看到妳的文章好像看到十幾年前的我們。小孩自己帶是值得的,因為這樣培養出來的親子情結比什麼都強。加油!

的確
親子之間就是最好的時光
小孩這學之後
這樣的時光就會越來越少了

很多心裡的感覺都被說出來了,暖暖的,嘴邊不知不覺的笑意,很多的感動,眼眶泛著淚水。哈哈,邊讀你的文章,腦袋裡浮現的卻是兒子的可愛的笑臉以及對著我們快速爬過來的樣子。好想翹班,回家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博主您好!我看您的博客很久了,第一次留言……是因為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

我很久以前就很羨慕北歐的教學,因為聽說北歐的教育是不主張教答案,而主要是輔助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技能,不知道這個理解是否有錯?

我很想找一本書學習芬蘭的教育理念,還有一些具體做法。
但是市面上中文書好像只有一本《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英文版是Kids’ Skills)是芬蘭人寫的?還有幾本日本人和台灣人寫的書。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英文版的著作能系統地說這方面的內容?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