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北歐之旅,總算寫完了。
原本因為懶,不太想寫,一提筆之後才發現,許多細節與思緒,會跟著筆端源源流回腦海。這才發現,寫遊記是件重要的事,因為寫下來,旅途中有過的感覺和想法,便有了一個家,不去寫它,再精彩的旅程,都會隨著記憶的自然淘汰功能慢慢淡忘。
然 而遊記是這樣的,剛回來的時候,要起筆並不容易,即使有許多的感覺想記錄下來,離開電腦已久的身體卻不停使喚,完全沒有寫文章的動力;一定要讓自己開始 寫,才會順利起來;然而只要中間因故停下來,再要接續就無比的困難,好像落了一個舊攤子在那裡,既不新鮮也不想整理更懶得收。
寫作的心情也是不停地轉換,一開始努力書寫,細細編排,到後來只想對自己有個交代,匆匆記錄然後結束。想有個交代,不是不想認真寫,而是驚覺到時間過得如此之快,記錄生活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生活移動的速度,不趕快寫完,如何往前移動?
寫遊記的過程中也發現,這次旅程前半段算是自然之旅,後半段算是城市之旅,自己的心情也因而大不相同。
在自然中,步調是悠緩的,不急不徐的,大半天不用做什麼,也不用說什麼,只要在自然中感覺那份清新和靜,就讓人心滿意足,用遊記來記錄時,一個小小的片刻也會讓我想獨篇成文,留住那個片刻的感動。
在 城市中,則是另一種心情,一直有一些瑣細的、與人相關的事件不斷發生,腦海中的小細節可以多到不勝記載,只好挑一部分重點式的記錄,雖說是重點式記載,卻 也覺得自己的文章中充滿喧囂,再怎麼簡省也揮之不去,喧嚷中多了許多事件,好像也多了一點故事可說,這算不算是城市與自然之旅本質中的一點差別?
也許,下一次,自然之旅,可以多一些故事,城市之旅,也可以多一份安靜,我相信,當行程不再這麼緊湊時,感覺會截然不同。
這次的北歐旅行,最大的收穫除了和家人共聚,就是出外透了氣。人有時候真的需要放下身邊的事情,出去走走,去哪裡都好,只要走出去,心情上就會多一份新鮮與生動,這對我來說是件重要的事,好像魚缸該定期換水一樣,人身邊的空氣也該不時換一換。
出走,我喜歡去沒去過的地方。僅管這一次只是從北歐(芬蘭)走到北歐(瑞典、挪威),人民的生活調性看似相差不太多,街上的商店也經常重覆,但時地景物人的轉換仍是一份新鮮,而不同國家其實也各有特色,值得細細探索,這種既熟悉又不同的感覺,別有樂趣。
就寫到這裡了,為這一次的北歐之旅做結,下一次呢?如果再有一次北歐之旅,我想往南,去丹麥重溫舊夢,或往北,到拉普蘭地區或挪威北部住上一周,或往西,到響往已久的冰島細細感受。這算是未來的夢想,暫且就收在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