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居住芬蘭十五年後的重拾音樂之路

這個春天,我重拾了荒廢多年的小提琴,在離開小提琴的數十年後、定居芬蘭的滿十五年,重新開始拉琴。

沒想到,一個重拾的決定,大大地改變了我的生活。從超過二十年沒碰琴,到開始幾乎每週都在提琴課、音樂會、樂團練習中穿梭的生活。

這個過程,我整個春天都在自己的臉書上像寫札記似的,與熟悉的朋友和同學們分享,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地也寫了十幾篇,我想,是時候該來好好整理成文,分享給北歐四季的讀者朋友們。

因為,在邁入中年之際還重拾小提琴,就如我的提琴老師所說: 「連在芬蘭都很少見」,其實,也完全不在我的預期。

Untitled

我的母親是鋼琴老師,我也因此很小就開始學琴,大概四歲多開始上小提琴課,接著考入光仁小學音樂班,開始了充滿樂音、合奏、練琴的日子,記憶中的琴房,有很多愉快的時光,也有著許多跟好友們胡搞瞎搞的歡樂記憶,一年到頭很多的比賽、考試、表演,和表演後一定會拿到點心盒,都成為我童年的回憶。

我一直喜歡樂團合奏和表演,但是對於考試和比賽,似乎一直不是我的菜。習琴的過程固然有快樂的時光,但隨著比賽成績未達預期而來的責備與壓力,都讓我在小學畢業後,很輕鬆地就做了離開音樂班的決定。

決定離開的因素有很多,一開始也許是來自父母的建議,但我自己也同時如釋重負,真心同意「音樂當興趣就好」,專業的音樂之路也不是非走不可。還依稀記得當時告訴老師們這個決定時,她們十分驚訝,要我重新考慮,自己也不是沒有猶豫過,但最後,仍然決定離開音樂之路。

雖然,不念音樂班,不表示就不能學琴,但也許在音樂班的期間,我並沒有培養出對練琴的熱情,因此這一拋,就是從此完全拋開,不想念,也不懷念,我大步邁往另一個方向,走出屬於自己人生路。

移居芬蘭的那一年,2003,我特別去把琴保養好,帶著來芬蘭,倒不是已心生重拾提琴的心意,只是這把琴留在台灣也不會有人拉,當然就只能跟著我。一晃眼,十五年過去,飄洋而來的提琴仍然擺在櫃子角落,我幾乎一次也沒有拉過!

這兩年,我的孩子阿雷開始學小提琴,一如我在親子天下嚴選的文章中所提及的,頭一年多我完全沒在管他,只是常常聽著孩子們的發表會,難免讓我手癢,想念起小時候上台表演的那些時光。

於是,抱著「想在小孩停止學琴前跟他合奏」的心態,我決定也來報名上課,有機會看媽媽拉琴,對孩子來說,應該也是個有趣的體驗?

沒想到的是,從重新拾琴的那一天開始,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就此展開。

也許,隱隱約約地,小提琴早就在那裡召喚我?

還記得,來芬蘭後,每一次聽音樂會,我的身心總是跟著台上的弦樂一起顫動,奇怪地是,卻從來沒有激起「重拾」的心。也許是時機未成熟、也許是不知道在芬蘭該如何重新起步、也許是生活中有太多其它的事物需要我的關注,我從未認真思考,在芬蘭也可以重新拉小提琴。

然而,從小學習音樂的影響還是在的。阿雷一出生,我就不自覺地帶著他到處參加音樂活動,過去的幾年間,也因緣際會地觀察著兒童音樂教育、參與了不少民間團體的活動,那個渴望也許一直在蘊釀著,然後在這一年,突然迸發。

一開始也許是為了孩子而拿起提琴,然而一旦拾起,就難分難捨了。

指法一時雖然感覺生疏 ,卻沒有完全遺忘,短短幾週內在良師的教導下,還是可以進步神速,不是我特別聰明,而是身體本來就有它的記憶。

短短的兩個多月裡,我從拉不到十分鐘就覺得累了,到可以拉一小時不須停歇,還欲罷不能。從二十年不碰琴,到每天拉它也不厭倦,對我的生活,也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這段時間裡,我常常記錄下每週練琴與上課的心情,幾日前曾在臉書上回覆朋友這麼一段話: 「此時的情境交插著生命回顧,有時感慨有時感動,每日的進步又點滴在心頭體會深刻,並因此喜悅。」

我逐漸發現,重拾提琴的這段過程,相關的不再只是提琴或音樂,而是人生。

重拾提琴的過程,難免穿插著許多學琴的記憶與感慨,然而逐漸地,這個過程成為一趟自我的探索之旅,我於是更加體會,人生中的每一個嘗試、每一份努力,都會自然成為我們探究生命本質的途徑,無論那個媒介是音樂、自然、舞蹈、繪畫、藝術、寫作、閱讀、或是其它。

每一次的手指觸碰、每一個新聽見的音符,每一次新看見的光線與色彩,或是一段觸動人心的文字與影像,深入其中,都是生命在說話。

於是我決定,開始記錄這一路上的點點滴滴,除了自己的生命旅程之外,也寫下在芬蘭重新拾琴、重新「學習音樂」的心情、收穫、與觀察。

離開音樂之路數十年,中年媽媽的音樂之旅竟然在2018重新在芬蘭啟動,這是生命帶來的驚喜和禮物,也值得我藉由文字書寫來重新咀嚼。

一段新的音樂旅程,就從這裡重新開始。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