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高中無年級制,中國也借鏡

自1982年起,芬蘭就開始在一些高中實驗「無年級制」,到1993年正式在全國高中實行,從此高中裡再也沒有分年級,也沒有固定的班級,每個學生都可以獨立地選擇並安排自己想學習的課程,獲取足夠的課程數後即可畢業。

鑑 於芬蘭基礎教育在PISA評量中的亮眼表現,從2001年起,大陸教育部與北京教育局的官員學者們也開始與芬蘭互動頻繁,除了簽訂高中合作計劃,加強雙方 學生與文化上的交流之外,芬蘭以課程為導向的高中教育模式,也成為大陸新的高中教育改革借鏡的對象,光是今年就有將近5百名大陸高中校長計劃前來芬蘭觀 摩。究竟芬蘭的「無年級制」高中,如何實施,又有何特色?

學生擁有課程選擇權

芬蘭的「無年級制」是以課程為導向,在十幾個科 目下把課程分為三類:必修課程、專門課程、和應用課程,同一科目下還分出許多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課可供選擇,連必修課程也不例外,因此一個學校開出上百 堂不同的課也不奇怪。學生必須修到至少75個課程才能畢業,其中應包括47至52個必修課程、10個專門課程、和其它應用課程。

專門課程指 的是學生自己從必修課程中,選擇有興趣的部分進階學習;應用課程的選擇則更為廣泛,可以繼續專精專門課程,也可以選擇學校提供的選修課程,甚至其它教育機 構提供的課程。每一個課程包括38堂課,而一個學年裡則分成5到6個學習段落,每一個學習段落裡學生都可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4至6個課程集中學習,並在學 習段落的最後一週進行考試。

某些課學生甚至可以選擇以自修、寫報告的方式代替上課,這樣的做法,除了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權外,也讓他們提早熟悉高等教育的學習模式。

選 擇權既交給學生,修習高中所需花的時間,也就因人而異,從2年到4年不等。選擇上的自由,不只跨越傳統的班級及年級界線,還可以跨校。教育法令中強調教育 機構之間應資源共享合作,所以當學生需要時,也可到別的學校或教學機構去修一部分的課程。教育局也鼓勵高中與技術學校合作,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某職業領域, 並更有能力決定未來的進階學習,有的學生甚至選擇完成「雙文憑」,同時取得高中文憑與技職學校的証書。

有特殊專長及需求的學生,也有機會申 請使用高等教育的設施,例如到大學聽課,或使用大學的實驗室,彈性之大,為的就是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別興趣與需求。僅管有13%的高中生認為,他們的學校 與其它機構合作管道不足,但是對於「無年級制」高中的整體滿意度,在調查中仍然偏高。

無年級制的反對聲音

無年級制讓學生的學習能從自我的興趣及能力出發,並練習自我負責和獨立,然而,反對的聲音也同樣存在:

有學者指出,給予學生各種選擇性的高中,同時也可能給予學生錯誤的訊息,好像人生中充滿著各種美好的選擇,隨時都可以挑選更好的;然而,很多課程雖然不有趣也不容易,卻是教育中必學的知識。

此外,在沒有班級也無年級的高中裡,年輕人便少了與同輩相處的經驗,原本學校是提供群育的場所,這樣的制度則減少了提供群育的環境。

另 外,從9年基礎教育的分班分級制,到高中的無班無年級制,對15、16歲的年輕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轉變,等於讓高中生擁有成年大學生的選擇自由,然而,他 們是否已經準備好要做這些選擇,則因人而異。當樂於學習的學生享受多樣選擇時,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則可能更感到無所適從失去方向,此種現象尤其以男學生 為多。

而學生們在申請高中時就必須要做決定,接下來的幾年中打算學習哪幾種語言、修較進階的數學課程還是短期基礎數學課程;對於將來想讀工 科的學生,進階的、較長期的數學課程當然比較有利,但是在這個階段,學生是否已經了解自己未來的走向,則是一個問號。因此,教育工作者提醒,當選擇的自由 往年齡下層移動時,輔導的角色就必須更向下紮根,落實在基礎教育裡,讓學生了解,他們做的每一個選擇對未來可能的影響及限制。

整體而言,這 個制度受到肯定,但長期的挑戰也不少,例如如何使學生在這樣的系統裡也學到群育與社交能力、減少學生在班級及人數變動下的不確定感、讓有學習危機的學生不 被邊緣化、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不特意挑輕鬆的課過關、減少害羞學生可能有的孤離感與挫折等等。教師們輔導學生的能力在這樣的系統中更被強調,然而沒有固定 的班級,也使其較不易深入了解學生。

目前大陸的高中教育改革,雖然還未進行到如芬蘭一樣的無年級制,但新的學分制,已經朝這個方向跨了一大 步,後續發展自有待專家評估。而1990年代起移民逐漸增加的芬蘭本土,在過去的幾年來則強調,應持續加強與非西方國家移民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畢竟強調 個人自由的高中教育模式並不是所有來自不同文化的人都能了解的。

僅管任何制度皆有優劣,芬蘭將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做為學習最重要前提、並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相信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也積極地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與表現,這一點,倒值得做為參考。

本文原刋登於台灣立報芬蘭傳真專欄2005.8.7

裁減學校圖省錢,抗議風四起

初春的早晨,學校上課時間,首都附近的大城V市某小學教室內卻空無一人。小學生們在家長的支持與陪同下,集體罷課一天,在即將被關閉的校區之間拉起紫紅絲帶,抗議政府計劃關閉學校的決定。這間有6百名學生的學校並不算小,離學生住家近,運作也相當良好,學生可以在同一學校裡從小學念到初中畢業,因此 他們無法理解地方政府關閉學校的決定。

關校以後我們要去哪裡念書?所有附近的學校裡人數已經夠多了,為什麼我們不能在自己的學校念到畢業?

一名10歲小學生這麼說。地方政府為什麼要關閉學校?簡單的說就是財政拮据,必須想辦法減少支出。財政運作特別困難的V市,與抗議的學生和家長,並不是特例,這股裁減學校風,正在芬蘭各大小城市發生。

中央減少補助 地方自求生存

地廣人稀的芬蘭,隨著生育人口的下降,一些偏遠地區學校因學生過少而關閉原本不足為奇,然而現在連首都和大城市也開始裁減學校。這些學校不但位置不算偏僻,大小也剛好,因此抗議不斷。裁校原因追根究底,在於新的中央政府政策,大幅減少對地方政府的補助,地方政府負擔加重,可用的經費卻不足,於是便減少基礎教育支出,拿學校開刀。

拿學校開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裁減學校。學校裁減後,不僅空間可另做它用,寒暑假時間也不用再花大筆經費維護學校硬體設施。即使是沒有被裁減的學校,也因為地方政府所能給的經費減少,而捉襟見肘。一位老師批評:

校長現在要花大量的時間思考如何節省開支,真正與教育直接相關的事務,反而是次要的了。

不少教職人員也在此裁減風中失去工作,尤其是沒有終身聘約的教師,和隨堂輔導助理。裁減學校本身對學生的影響,則是各方最關注的事。

班級人數增多 難以個別照顧

首先,在可預見的未來,班級的學生數量將會因此而增加。學生人數增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難以照顧到個別學生的需求。一位老師就說:

芬蘭PISA(國際學生評量)的成就來自較弱的學生比其它國家的一般學生強,而輔導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同樣重要;現在班級人數增加,老師只好在程度上取其中間,於是教的東西對優秀 的學生太簡單,對弱的學生又太難。

為了節省支出,特殊教育的份量也不得不減少,一些原本可以幫助較弱學生的隨堂助理,也在教育經費的裁減下失去工作。某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就批評:

裁校真是魯莽的決定。這些做決定的人以為班級大小對學生影響不大,因為他們自己小時候也上過大班制的學校,殊不知現在的社會要 求學生需要具備的許多能力,不是大的班級裡所能提供的。

在另一個科技白領集中的E城,不少家長對地方政府減少教育支出的方式很感冒,寧願自己掏腰包來補 助學校,以確定小孩子能受好的教育,然而,學校老師對這樣的做法也不以為然,因為這樣一來社經地位的差別會明顯影響學生的資源,也會對芬蘭以「平等」立基 的基礎教育精神形成打擊,

一旦平等的精神沒有了, PISA成就都將成為空談。

一位老師這麼說。當然也有某些城市的決策者指出,資源合併集中在大型學校更有效率,裁減的目的主要是想省下維護學校硬體的經費,省下來的錢反而可以集中運用在維護教育的品質上,至於班級人數,一、二年級每班會 盡量維持在25人以下。然而,老師們則投書強調,這樣的說法簡化了教育品質的問題,所謂適當的班級人數,隨著學生的特殊需要、及地方的整體狀況而異,沒有一定的標準,合併學校,看不出教育品質如何提升,而地方政府減少支出,最不應犧牲的就是學生的福利。

維護地方學校 提供成長空間

於是,老師們投書,家長們抗議,試圖維護離學生住家近的地方學校。老師們指出,離家近的地方學校價值不只在於知識的學習,也提供給學童一個熟悉而安全的環境,這對他們的成長與自我認同的建立,有著深遠的影響。當新生代的孩童與青少年心理成長問題受到社會重視之際,主政者更該了解到裁減地方小型學校對孩童身心成長的影響,不是帳面上的數字可以看出來的。地方學校也使家長容易參與學校事務、與教師合作互動。事實上,許多父母選擇住處的先決條件正是:附近要有學校。一旦學校沒了,這塊地區就難以吸引家庭生根。

僅管抗議四起,也有人覺得,地方政府的各項服務從分散到集中已是發展趨勢,裁減學校這件事不管有沒有道理都一定有人抗議,只不過這一波裁減風既大又密集,便顯得更嚴重了。

資源如何分配 社會福利難題

芬蘭這回裁減學校的風波,其實也算是北歐福利社會此刻所面臨變化的一個縮影。

為了因應企業與人民的要求,促進經濟成長,中央政府開始減少稅收,收的錢少了,能給地方的就更少,地方政府只好加稅,不然就是想辦法減少支出,因此不止是學校,許多公共設施也有往中央集中的趨勢,一些小的地方圖書館和健康醫療中心未來將會關閉,以集中型的大型服務中心取代。

想要有完善密集的公共服務,又想要減少稅收,原本就難有平衡點,社會福利的資源如何分配,錢該花 在哪裡,省在哪裡,本就是多方利益權衡下的難題,然而就如一位教授所說:

裁減學校對芬蘭PISA成績的影響,短時間內自然難以評估,然而未來真正讓我擔 心的,不是PISA的成績,而是整個基礎教育系統的價值觀、精神、和其未來發展。

的確,教育是長期的投資,即使是一時的減少支出,影響卻深遠流長。相信,這也是許多教育工作者的心聲。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立報芬蘭傳真專欄2006.6.12

相關文章:

芬蘭教育,為何第一

兒童電影果醬年

兒童的媒體識讀教育在芬蘭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文化與媒體也被芬蘭教育部定為施政重點之一。由於電視、電影等媒體佔了青少年兒童生活的一大部分,電影本身又包括豐富的藝術形式,教育部特別與相關電影公司組織合作,在2004年推出「電影果醬」年的計劃:


Continue reading “兒童電影果醬年”

芬蘭教育,為何第一?

學生假期多、入學晚、上課時數少、沒有補習沒有壓力的北歐小國芬蘭,連續兩次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舉辦的國際學生能力評比中蟬連冠軍。在公元兩千年的評比 中,芬蘭15歲學生閱讀能力名列第一;在2003年的評比中,不僅閱讀能力蟬連第一,自然科學、數理能力也同樣名列第一。整體表現居冠的芬蘭,這幾年來不 斷有專家前來研究它的教育系統,3個星期前,教育部甚至為此在首都赫爾辛基舉辦了一場3天2夜的「芬蘭PISA成就研討會」,吸引來自30幾個國家的一百 多名教育工作者前來觀摩,探討芬蘭在PISA測驗中表現優異,原因何在?

Continue reading “芬蘭教育,為何第一?”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