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封海外芬蘭人的讀者投書,說芬蘭

一兩週前,在赫爾辛基日報上,我與老公不約而同的注意到同一篇芬蘭讀者的投書,因為它的標題是: 「自從移居到加拿大後,生活開始微笑。」以下,是我對這篇投書的重點簡譯:

我推薦大家移居到消費更低的國度…在許多西方國家,你可以享受到比芬蘭更體貼的服務、及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自己已經移居到加拿大,在這裡,就如許多其它西方國度一樣,護士可以得到合理的薪資待遇。我認為,護士是在芬蘭最不受到合理尊重的行業之一。

僅管我是個單親媽媽,我仍然可以從容養育孩子而無經濟壓力…我的薪資比在芬蘭時要高,我繳的稅卻比在芬蘭時要低,然而我仍然得到許多品質更好的社會服務。

我有自己的家庭醫生,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聯絡他,通常一個禮拜之內就一定可以看診。牙醫服務由雇主提供,因而免費,這是很多工作都有的待遇,醫藥亦有補助。

當然,如果我生重病,我的經濟將會無法負擔,不過我懷疑我會生重病,因為我現在有足夠的金錢,可以吃得更健康,而食物的品質,也很明顯地,比在芬蘭要好得多。

我有經濟能力,可以住在獨棟房屋裡,也不需要像在芬蘭時一樣,屈就於一間小小的公寓。

我從來沒有在繳完稅後,手上還有那麼多現金,讓我有能力可以常常出門旅遊、購物、從事休閒嗜好。

我的孩子們,也在這裡得到很好的教育。

當然,有一些在芬蘭熟悉的福利,在這裡沒有了,比方學校提供的免費營養午餐,不過這對我們而言不成困擾,因為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每天自己準備午餐,讓孩子帶著去上學。

孩子們在學校,除了學習基礎知識外,也學會團隊精神,學會社交、學會關心他人…

我對自己移居加拿大的決定滿意至極。當然,每個國家都有它好的一面、與不好的一面,然而加拿大所有不好的一面,我總在晨跑時,遇到迎面跑來的第一個陌生人對我說早安並微笑的時候,全部忘記。陌生人的微笑問候,在芬蘭不太可能發生。

有時候,別人家的綠草,是真的比較綠。

Continue reading “從一封海外芬蘭人的讀者投書,說芬蘭”

生活新鮮物: 印度針墊北歐正流行…

北國的耶誕季節已經來臨,芬蘭正在流行買「印度針墊」給家人朋友當耶誕禮物,很難想像吧?!

前幾天從台灣返回芬蘭時,老公來接機,一路上邊開車就邊興奮地跟我說: 「今年我送你一個印度針墊當耶誕禮物!」

「什麼是印度針墊?」我滿頭問號。

「這是芬蘭現在最紅的產品啊,大家都買它來當耶誕禮物! 就是一個墊子上有很多塑膠針,躺上去會痛,但是痛完後會很舒服!」

我聽了實在半信半疑,這是什麼東西???

老公繼續補充: 「我已經在網上討論區研究過了,用過的都說好用哦!」

回到家,翻開這禮拜的報紙與雜誌,還真是到處都是「印度針墊」,一個價格平均50-70歐元!

Source: www.piikkimatto.fi (來自瑞典的印度針墊)

Continue reading “生活新鮮物: 印度針墊北歐正流行…”

芬蘭人的升旗日

打開芬蘭人的日曆,會發現一年裡頭有十幾個「升旗日」,「升旗日」不一定是假日,所以我常在發現國旗高掛時才恍然大悟:今天又是個有特殊意義的「升旗日」。

人們總在升旗日的當天早晨八點,默默把國旗掛上,然後在太陽下山的時刻,默默把國旗降下,像是一個生活儀式,靜悄中自有隆重。思考他們為何升旗,似乎也讓人發掘到一些興味。

163_6306

 

Continue reading “芬蘭人的升旗日”

從一本一百歲的芬蘭食譜說起

一本一百歲的芬蘭食譜,躺在我的書桌上。

食譜看起來很新,因為一百歲的不是書衣,而是裡頭包著的內容。

這是食譜「Kotiruoka」一百歲的紀念新版,Kotiruoka,也許可翻為「家常菜」。打開封底,上頭寫著: 「初版: 1908年」「此版為第75版」

2008年的夏末,我們在書店裡發現這本食譜。

老公指著食譜說:「這本書,一百歲了。」

我聽了很訝異,芬蘭這個在我看來「似乎不怎麼注重料理」的國家,竟也有一百歲的食譜?拿起食譜翻了翻,一翻就喜歡上了。因為這本食譜不只是食譜,還像是一本關於食物、營養、料理的指導手冊。

IMG_6456

Continue reading “從一本一百歲的芬蘭食譜說起”

二月二日,來赴一個全民寫日記的邀約

今天在報上看到一個很有創意的邀請:芬蘭文學協會,與卡雷瓦拉女性協會,邀請全芬蘭人民,不分性別年齡大小,一起在下週一,2月2日那一天,全民寫日記。所有芬蘭人寫的日記,都會被收入芬蘭民俗詩歌文獻中心,永遠保存

在星期六的早餐桌上,看到這個邀約的我,不用說,馬上決定要參加,同時我也想邀請,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們,共襄盛舉,在下週一,2月2日那天,寫下一篇日記

先把話題說回來,聊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邀請出現,又帶有什麼樣的目的與意義。

IMG_6231

Continue reading “二月二日,來赴一個全民寫日記的邀約”

芬蘭式的資訊氾濫

前一陣子,芬蘭幾乎天天傳出公司或工廠關閉裁員的消息。

小鎮的報社主編在專欄中提出:「擺脫失業率的方法,是教育」,並強調無論人們住在多偏遠的地方,都必須得到終身學習的機會,才能在需要時轉換跑道,開闢新的生路。

其實,不需要失業率來提醒,光是在平日,我也可以感受到閱讀與教育,在芬蘭無所不在,而閱讀資訊的產量,甚至常多到讓人有快被淹沒之感。

Helsinki Book Fair 2006

Continue reading “芬蘭式的資訊氾濫”

芬蘭是這樣的國家?…從又一次的校園槍擊事件說起

三週前,芬蘭又發生了一起校園槍擊事件,二十出頭的大學生,走進熟悉的教室,對著正在進行考試中的同學們開槍,發了200枚以上的子彈,造成11人喪生,並放火焚燒教室,與去年秋天發生的芬蘭校園槍擊事件,形式近乎如出一轍:同樣是年輕的男學生;同樣曾在成長的階段受到同儕欺壓;同樣在Youtube和其它線上論壇,公開表示將要行動;同樣的悲劇,讓許多無辜的年輕學子,在寧靜的校園中,激烈的子彈下,喪生。

芬蘭這個在世界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的PISA測驗評比下,有著「最好的基礎教育」的國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連續發生兩起校園槍擊事件,這樣的對比,不僅極端,芬蘭人自己也在問,為什麼?如果說,PISA測驗,測出的是芬蘭教育裡值得人們借鏡參考的一面,那麼測驗無法具體評量的另一面,恐怕更是芬蘭這個社會正在面臨的重要挑戰。

IMG_5917

Continue reading “芬蘭是這樣的國家?…從又一次的校園槍擊事件說起”

愛在探戈蔓延時

很多人不知道,芬蘭是一個很「探戈」的國度。

而我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想到探戈只想到阿根廷。

直到在此地居住多年,又有緣正好居住在一個以年度探戈節慶而聞名的城市時,這才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感受到,原來探戈,可也是傳統芬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環,甚至是值得細細探究的一環。

前一陣子,小鎮上舉辦了年度夏日「探戈節」,在節慶那一週,探戈樂音有如四處滋生的蔓藤無孔不入,街上有起舞的民眾與舞者,電視台也現場轉播「探戈歌王歌后決賽」,原本從來就不聽探戈舞曲的我,受到氣氛感染,一整個禮拜腦中響的口中哼的,竟全部成了芬蘭老探戈,甚至到了一睡醒就會開始哼的程度,連自己都吃一驚。如果說,聞名國際的芬蘭重金屬樂團,是新世代的驕傲與希望,那麼芬蘭老探戈裡,則藏著傳統芬蘭的心。

IMG_2793

* 探戈節裡,街上起舞的民眾 (北歐四季攝)

Continue reading “愛在探戈蔓延時”

鱷魚的眼淚,原來全世界都有?

星期天的早晨,我一如往常的邊吃早餐,邊悠閒的讀著芬蘭的赫爾辛基日報,翻到文化版時,版面上繪的那一大張戴著面具、手持鱷魚尾巴、衣冠楚楚的「人」,吸引了我的注意,那人「邪惡」的面具背後,烏黑漆綠的眼珠子裡,流出一滴淚。「鱷魚的眼淚,全世界都有」,文章標題如是說。

我仔細讀了下去,原來這主題是由日前在赫爾辛基大學舉辦的一場國際語言學術研討會而生,討論的是各個語言文化之間諺語的比較。文章中說,「鱷魚的眼淚」,是最廣為流傳、從歐美到亞洲不同語系皆使用的諺語之一,「鱷魚的眼淚」,竟比鱷魚本身的分佈,還要廣的多。

IMG_5256

Continue reading “鱷魚的眼淚,原來全世界都有?”

看芬蘭人,在春天的節日裡自娛愚人

你心目中的芬蘭人,是什麼樣子?

是誠實正直、重視教育、關心環境、打造過幾個「第一」的進步民族?
還是一板一眼、沉默無趣、酗酒量與自殺率都不低的憂鬱民族?
是熱愛科技、創造出手機大廠Nokia與開放平台Linux的創新民族?
還是飲食生活簡單純樸,三不五時像是回到大自然未開發狀態的原始民族?

我曾經寫過,芬蘭人有著極端對比的性格,端看從什麼角度看,用什麼標準,甚至是在什麼季節、在什麼樣的角色下,擁有了你的芬蘭經驗。哪怕我早已居住芬蘭多年,也仍舊會不斷對「芬蘭人」有些新發現:也許是發現城鄉人民截然不同的性格,也許是感受到不同情境下的芬蘭人行為,人,原就不可能以一概之,而以往我總覺得,冬日拘謹與夏日解放的芬蘭人判若兩人,現在我覺得,「春天」的芬蘭人還更妙!尤其是四月一日愚人節,與五月一日勞動節兩個春天節日,更放大了芬蘭人平日較隱而不見的性格:平常看似正經的媒體最會「愚人」,冬日拘謹的老太太也會戴上「妖怪」面具嚇人。

IMG_1637

上圖:六月森巴節慶裡的芬蘭人

Continue reading “看芬蘭人,在春天的節日裡自娛愚人”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