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芬蘭十七週年-重新思考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今天,是我移居芬蘭十七週年紀念日。

十七年,這樣的數字很讓人驚心,然而每一個日子,都是真實的生命累積。我總是可以清楚的記得,每一年的自己,住在哪個城市,曾經有著什麼樣的焦慮、疑惑、成就、或是滿足與歡喜。

每逢這一天,我總是想細數過去一年來的收穫與點滴,今年也不例外。

過去的這一年,我過得非常快樂滿足。做著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從事喜愛的嗜好,覺得自己正在實現著夢想中的人生版本之一。

無標題

這一年,經過一些努力,我如願得以在原本的工作範疇之餘,也參與了內容創造的過程、並在工作中參與學習社群媒體的行銷,也很榮幸地成為芬蘭對外推廣國家形象的雜誌This is Finland的編輯顧問群。欣喜地看見,一些我在編輯會議中提出的採訪建議名單,從小鎮社群、到健康科技產業公司、再到芬蘭木造建築,都被採納在最後版本的雜誌中。

我也如願地參與了兩個給成人的業餘管弦樂團、同時在秋天時成為小鎮學生管弦樂團的首席。在規律參加的其中一個成人業餘管弦樂團裡,我坐的位置也不斷被首席往前移,從剛加入時坐在第一小提琴的第五排,到後來連續兩次被安排在第三排,最近的一次甚至很意外地被調到第二排。雖然坐在那裡讓我戰戰競競,因為我認為坐我後面的兩三位程度其實應該都比我好,但我確實感受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把我放在這個位置上,讓我感覺到指揮和首席對我的信任。

在小鎮的學生管弦樂團裡,因為坐首席位,所以我也多次在演奏中必須有小段落的獨奏,這樣的體驗不僅增進我的膽量,也讓我終於開始體會「聲音」是怎麼回事,不再只是把音拉出來而已,而是去思考,什麼樣的姿勢、弓法,會拉出什麼樣的聲音,我開始聽見自己音色上的進步,好像是在重拾提琴後,我才重新茅塞頓開,解開小時候從未解開的謎題。

而有機會參與不同的樂團,演奏截然不同的曲目,也打開了我的音樂視野,這些都讓我在其中感受無比的滿足與喜悅。

無標題

在這近乎完美的一年最後兩三個月,新冠疫情開始在全世界蔓延,也直接地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包括我在內。

所有的群聚嗜好都必須中止,所有今春的音樂會都只能取消,獨奏的機會也因此取消,學校和小提琴課改成遠距上課,工作也完全變成在家工作,過去的兩週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轉變。

對我來說,過去這一兩個多月來的疫情衝擊,除了生活上的影響,也包括心理上的: 它讓我重新體會自己從哪裡來,並思考我將往何處去。

既融入、也永遠不會完全融入

我想,我應該是非常融入芬蘭社會的了,很多溝通方式、腦袋裡的想法、做事的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芬蘭化,可能也因為我的天性本來就跟芬蘭這個國家很是契合,我不愛消費,喜愛大自然和簡樸的生活,所以文化飲食上的差異基本上不是問題,在許多年的磨合之後,我也可以在這個國家,用當地的語言工作與生活。

我的閒暇生活也完全融入芬蘭社會,參加芬蘭的樂團、在芬蘭的音樂學校上課,和芬蘭人學編織、跟芬蘭人一起用創意促進地方小鎮環境的美好、跟著芬蘭童軍團一起開啟新的視野、甚至在芬蘭取得新的野菜野莓野菇導覽証照。

到了這個一個階段,融入社會不需要刻意,語言障礙這一個關卡一旦解除,只要順著己心的喜好從事各種有趣的活動,自然而然地就會慢慢成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並感覺這個國家不斷給我很多新的學習和驚奇,大部分的時候,我也在芬蘭過得如魚得水。

然而,隨著新冠狀病毒的爆發,我開始不斷地感受到,我與芬蘭人,畢竟是不同的。

無標題

因為我有另一個家,那對當地人而說非常遙遠,在我心中卻永遠美麗而重要的東方島嶼。因為我曾在那裡生長、曾經歷二十餘年與芬蘭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因此面對未知的傳染病時,我與身邊的大多數芬蘭人之間,在認知上似乎有一條很大的鴻溝。

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看見身邊芬蘭人對它的輕忽、認為媒體小題大作、太過緊張,認為只要保持理性平靜就是唯一的正解,既無法理解、也不是真正關心東亞國家的經驗、並以為這一切都離他們很遙遠時,我深刻地,感覺到自己與他們的距離。

在這個議題上,能與我有共鳴的,通常是曾在亞洲居住過的芬蘭人(比方我老公),或是跟我一樣,同為外國移民、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這看似非關文化,卻也絕對相關文化。

那是一種,只有你親身在另一個國度與文化裡、成長、居住、生活、經歷後,你才會真正感受、體會、理解、關心的東西。

其實,我並不介意芬蘭人面對疫情的處理方式與台灣不相同,因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經驗、文化傳統、和社會結構,甚至很現實的一面是,防疫的經驗和資源也不一樣,不同是正常的。

事實上,什麼才是面對新疫情最好的解法,恐怕還要等到疫情結束後,才會有真正的答案。

因此讓我最有距離感的,不完全是做法本身,而是他們的想法與思惟:因為幾乎只信任當地少數專家的意見,許多關於疫情的知識與態度,早已在亞洲、至少在台灣,是公開驗証的事實,在芬蘭,資訊都慢了兩個月。

我喜愛芬蘭社會中那份強烈的信任度,沒有這樣的信任,很多事情都不會成為可能,然而另一方面,我也在這次的疫情中,看著他們曾經信任著沒有任何說服力的說法,那段時間裡,談到疫情,只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直到本地的疫情也一一驗証那些他們原本不相信的「事實」之後,才慢慢成為當地人願意相信的知識。

於是,在過去這一兩個月中,我以我來自的國家為傲,也為我的第二個家鄉焦急,我的眼前和心裡,有著兩個近乎平行的世界,經驗著同樣的疫情,卻有著截然兩極的反應。有好一段時間,我像是站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心裡記掛著兩個家,同時看到他們的優點與缺點,也同時認知著他們之間的差異,而我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那裡,我只能是我自己。

這個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其實無論在什麼議題上,我都會既融入,也不融入,既相似,也不相同。指的,可以是對東亞疫情出自內心的關心,因此而有完全不同的資訊來源可做參考,也可以是指其它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瑣事。疫情本身只是一個觸發點,再次讓我體會這一點。

在不同的文化中穿梭來去,在不同的情境中重新體會,在其中思考自己的定位,其實也是一種生命的豐富。

無標題

回歸本質的簡單,體驗另一種收穫

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了團體嗜好,也沒有了交際活動,公共場合通通關閉,連超市也盡量少去的結果是,人的生活被迫回到最基本、最簡單的模式,因為明天是未知,只能盡力過好每一日,沒有了外在的豐富多彩與娛樂,剩下的時間都成了觀照內心的好機會。

我已經開始發現,自己在這樣的境地下,有一些意外的新收穫。

開始每天有時間規律的練平甩功、練瑜珈、更關注自己的身體。

開始在這樣的內觀機會中,更感受到自己心之所向,好像隱隱地,在為未來舖路。

開始有時間,每天走向大自然,過去兩三年來因為工作與生活的各種忙碌而久違的野菜採集,今年我相信將會重新回到我的生活。

開始在疫情發展的當下,學習控制自己的心念,找到讓自己平靜的方式,學著安靜下來,體驗與天地自然安靜一體的感受。

我開始覺得,這也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生活最核心本質的事物上。

我才剛開始重新學習,然而我願意相信,在這個看似多變又難料、一點也不容易的日子裡,可能也會帶來很珍貴的人生收穫。

無標題

於是,這個移居芬蘭滿十七年的日子,也變得格外特別。跟往年一樣收穫滿滿,卻也因著目前的特殊狀況,有著新的學習和體會。

那是關於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的思索。

我可能沒有很具體的答案,但是從某個角度上,我又覺得自己從未如此清楚。

祝福我自己,定居芬蘭十七年快樂,也期許自己,在接下來的人生路中,繼續走近自己的心,走近自然,走近一。

相關文章:

移居芬蘭十年紀念

移居芬蘭十二年紀念 – 生活中仍然充滿第一次

移居芬蘭十三週年紀念 – 我的曲線人生

移居芬蘭十五週年-我的斜槓圓滿人生

移居芬蘭16週年 – 當下,就是幸福

5 Replies to “移居芬蘭十七週年-重新思考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1. 天啊,我成為你的讀者也已經這麼久了,大學時期到現在三十五歲了,默默讀著來自北歐的空氣,當年是學生懷著北歐設計留學的心,這也是一種獨特的筆友交流了!祝福你在那地,身體也要保重。

  2. 读你的博客有十年之久,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芬兰。我喜欢芬兰也什因为看了你的一本书(北欧四季透明笔记),以及我因工作原因于2009年10月在图尔库大学待了一个月,因此让我爱上了芬兰。您的芬兰生活有趣有益,鲜活生动让人羡慕不已。希望您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文章,希望与你同行做好朋友。

  3. 偶尔来读你的文字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庆幸当初自己点了收藏,谢谢亲爱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