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大學時,我喜歡上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電影「雙面維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於是就在法文課裡,將「維若妮卡」選為自己的法文名,當時的我只覺得女主角很美麗,名字很好聽,故事很值得玩味,卻完全沒想到,自己竟在日後過起恍如「維若妮卡」般的雙面人生,只不過兩個「維若妮卡」都是我,一面是水上的林,另一面是水上的影,一面映著芬蘭,一面映回台灣。
去年底回台灣領《設計 讓世界看見芬蘭》的開卷好書獎時,與童書插畫作者林小杯聊天,聊及了彼此都喜歡創作生活,猶記我對小杯說,我不能只是在家創作,我也得要去工作,小杯看著我:「那妳不是很辛苦嗎?」我愣了一下,是呀,難怪我常常覺得休息時間總是不夠。因為不創作,會難受,最愛的創作,卻又很難養得起居住芬蘭的物價與生活,於是我終於認真意識到,自己把人生當兩種在過。
在其中一面的人生裡,我創作、寫書、寫稿,訴說我在芬蘭的生活觀察與在北歐的見聞,帶著台灣的腦子,將異國體驗消化吸收,再將所見所思所想,一點一滴產出。
在另一面的人生裡,我日日用芬蘭文工作,跟芬蘭人合作,在芬蘭的社會裡建立自己的角色與道路,有時很艱難,有時很有收穫,有時其它移民會看著我說:「妳會芬蘭文又有工作,you are already “there”!」我總說沒有沒有,我從來沒有走到“那裡”,這樣的過程沒有盡頭,永遠都在進行中,只不過現在我比較懂得,在問號與問號之間放輕鬆。
定居芬蘭五年來,有三年我都在全職工作,卻從來沒有停止把握剩餘時間創作,於是我的兩面人生同時轉動,早上出門時我是「芬蘭維若妮卡」,傍晚回家後我變成「台灣維若妮卡」,人像是跳到另一個時空,腦子裡的牌也重新洗過。
有些時候,兩個維若妮卡會互補。
「芬蘭維若妮卡」的工作與生活體驗可以進入「台灣維若妮卡」的創作,「台灣維若妮卡」的寫作與分析習慣可以應用到「芬蘭維若妮卡」的工作,不同的是,「台灣維若妮卡」的中文可以寫作,「芬蘭維若妮卡」的芬蘭文句句要偵錯,還好有「台灣維若妮卡」的存在經驗,讓「芬蘭維若妮卡」對永遠的語言挫折也不會太看重。
也有些時候,兩個維若妮卡默契不夠。
工作中的「芬蘭維若妮卡」在生活中聽看觀想做,體驗多到可以用天天滿出來形容,家中的「台灣維若妮卡」卻總是來不及拿水桶接上,感想滿潮,卻一篇文也湊不出。
有時是越深入當地,越覺得不夠,越難馬上跳出來用「台灣維若妮卡」的思維對故鄉訴說;
有時是自知某些生活經驗值離故鄉太遙遠,不知該用什麼頻率形容才能讓人懂;
有時則心知肚明,越直接的答案越容易被吸收,當問題與答案並不如表面那般直接嚮亮,也不確定離大部分人很遙遠的層層剖析是否容易被理解接收,在時間精力有限下,就乾脆讓「台灣維若妮卡」暫時休息,因為「芬蘭維若妮卡」要先好好生活,等哪一天時機成熟再來說。
還有很多時候純粹是,「台灣維若妮卡」很想創作,「芬蘭維若妮卡」卻很懶惰。「台灣維若妮卡」等待了一整天晝伏夜出正想發揮,「芬蘭維若妮卡」掙了一整天米錢酒足飯飽只想見周公,於是「台灣維若妮卡」打草稿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芬蘭維若妮卡」撞枕頭。
眼見芬蘭夏日已經來到,眠眠夏日大好天光如今到了午夜日也不落,究竟是「芬蘭維若妮卡」要去慶夏,還是「台灣維若妮卡」要來創作,我只能說兩個「維若妮卡」的陣仗遊戲還在進行中,就請讀者們多多稍候…
後註一:
「芬蘭維若妮卡」昨天看日頭大好,出門跟老公騎自行車騎了二十公里,雖不算多,卻足以在萬里無雲的夏日陽光照射下,回到家後完全昏頭,今天雖然還是週末,「台灣維若妮卡」卻沒有力氣多創作(那現在趴在電腦前面是在做什麼?!)總之就先祭出這一篇昨晚洗桑拿時,突然體悟到自己的「雙面維若妮卡」人生吧。這幾張就是昨天我們去的地方,Seinäjoki小城市裡的一個人造湖Kytkösjärvi。
問題二:
是不是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常常白天與晚上帶著兩個不同的腦袋生活,白天奉獻給工作,晚上留給自己的夢?
是不是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樣,腦袋同時活在不同的文化與社會中,一邊是新家鄉,另一邊是老故鄉,重點是兩邊同時在「產出」,兩條路時而平行互不相干,時而互相交錯激盪,很好奇還有誰把一個人生當兩個過,請舉手… :)
下圖,無題,只是路邊一棵白樺樹。
* 喜歡這樣的文章,請參考更多人生風景隨想
* 關於作者:北歐四季
* 歡迎去相簿看更多芬蘭四季與城市及自然風光
* 想收到最新文章通知的新朋友,請訂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
這樣的雙面人生很好啊
互補,相互對映
截長補短
讓生活更豐富!
雖然我只是學生,不過總有一種白天過著社會公開的生活,晚上才是自己的世界的感覺。但也可能是自己調適不夠好吧。
很喜歡那句「在問號與問號之間放輕鬆」。
我覺得當了母親之後,正是過著雙面的工作
白天做母親,當老師
晚上九點半孩子睡了
才真的在做自己(當然偶爾孩子哭醒時要跳脫自己的角色)
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累,常覺得做為母親與人妻,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
這就是自己的人生與選擇
所以我藉著寫blog 來平衡自己的內心
至少還留著一扇窗給那個曾經很愛探索自我的〞我〞
我想大家應該都一樣吧?有不同的面向與表情
才能面對不同的生活,與不同的挑戰
雙面人生也是人生,enjoy it!
看了很感動
想想自己也是在生活中扮演多個角色
想要每一個角色都稱職
卻往往事與願違…
我努力在生活中學習如何過生活
也用心讓自己體驗自己的生活
一起加油吧!
我也算是吧! 德國面人生是學生, 是老婆, 台灣面人生是旅遊, 是blog吧! 你說的許多也是我的深刻體會. 不過忙歸忙, 還是很快樂的
我想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雙面
我的一面是澳洲樂觀頑童
另一面是現實的台灣上班族
總之要取得平衡囉
謝謝大家的回應!我想,就在這一起回…寫完文章後我也在想,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面向,無論面對的是文化、社會,還是工作、家庭,過去、現在,還是別人、自己…雖然要達到理想平衡的想望境地,總會有很多難處和挑戰,甚至是選擇與妥協,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甚或因此有自身意義之處吧,…很謝謝你們的分享,感覺好像我們大家正同坐一個虛擬的客廳裡,眾聲喧嘩,真誠的交流…:)
針對這個:「白天奉獻給工作,晚上留給自己的夢」,我來舉個手。
更貼近我自己的,則是:
白天的確是奉獻給工作,
晚上留給自己的是自由(時間)。
理想與現實的交點,往往在於一念之間。
我想我也要舉個手,因為我贊同這樣的想法,也同時在做不一樣的做法,理想與現實,是互補還是替代,我認為,端看於一個人是否堅持走下去。
常常有個想法,是否可以從人生的多象面,朔造自己的多樣空間,並同時擁有豐富精采可期的人生,我認為這才是人生。
正如北歐四季您所說,無處不教育,但也無處不生活之道理所在。
很感謝您分享這些心得,總是可以讓我思考到我所忽略的,我所缺乏的。
Dear 四季
我也好喜歡雙面維諾尼卡這部片
也喜歡你寫的這篇文章
一體雙生的人生與價值觀
讓我想起了自己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
也是寫到了兩個自己的人生體悟
和你分享一下
http://blog.pixnet.net/lifepoem/post/8961725
祝平安快樂
Dear 小b,
晚上能留給自己自由也很好。。這就是為什麼我這一陣子發文變慢,因為,最近比較想當芬蘭維若妮卡,晚上自由打混…:)
Dear Silence,
也謝謝你的分享,你說的話很值得三思,我也看了好多遍…
Dear 棋子,
也祝你一切好,我去看了你的文章,像夢一樣的,卻又十分真實…
你好
在網路上搜尋北歐看到部落格
我是台灣一家財經雜誌的記者
我們想做一個簡約生活的議題
因此想找在北歐生活過的人
希望透過親身體驗
給予台灣讀者不同的想法
可以透過電訪或伊妹兒或MSN的方式連繫
麻煩你再回覆我囉
除了上述信箱外
可以寄quit1999@yahoo.com
謝謝你
很高興我獲得可以突破網站封鎖的軟體
終於可以自由留言啦~~^^
至於你的雙面人生
其實挺好的
經常可以互相平衡 牽制 鼓勵
活出更精采豐富的人生
看了一些媽媽的留言
他們在白天晚上似乎也有著這樣的雙面人生
想想自己 好像永遠都是一個樣….
一個人生 就是一個樣…
不怎麼上進 ><”
不過 還是挺快樂的
祝福你繼續過著充實的雙面人生
讓我們有更精采的文章可分享 🙂
心有漆漆湮a~~
每個人每天都要扮演許多角色~
(搞的灰頭土臉)
不過..
只要有顆開朗的心…相信生活會更好~~
雙面
是因為你是個台灣人
還是現代人
或是你個創作人
請問一下你現在居住的國家的當地人也有雙面人生嗎
第一次造訪妳家,便喜歡上妳的文字,
很少遇到像你這樣很堅信自己的創作喜好的人,
畢竟”文字創作”真的要懂很多事情,
也要很能夠運用文字表現,
很讚賞妳的(^__^),
未來有空會常來妳家逛逛!
小美馬麻,
啊你終於突破封鎖啦:)真高興又看見妳喲…我也覺得其實多面向的人生很不錯,只是偶爾真的會昏頭,忘記自己到底是活在哪一個時空…:)
小米,
不同角色的人生,也許真的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功課吧…
我不只雙面,
看不懂你的問題耶,你是說,人都有多面嗎?
阿椰@Kyoto,
謝謝你,初次造訪就如此真誠的留言:) 其實我不覺得我懂很多事情,應該是正好相反,懂得不多,所以喜歡學習喜歡觀察,又不寫不快吧…:) 歡迎常來走走。
這是一篇很有味道的文章,其實不只雙面,每個人都應有許多面的人生,在家庭,工作,職場,社團,休閒娛樂or其它等等,若再加上時間及空間因素,那就更加多樣了,也因這些不同的片段組合,人生也因此多彩多滋.
anyway,不論處於那一片段,自己總是期待,用心生活,也要樂在其中!
wucl,
謝謝你的欣賞,可不是嗎,人生多面向的平衡,是挑戰也是人生獨一無二之處…我會寫雙面是因為,自己好像是同時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也不相干的軌道上哩,從生活環境、使用語言、人事物、到空間文化…也許哪一天,兩面之間有了更多交集,或是在這之中找出新的平衡,那感覺又會不同了,至於現在,就享受當下了,因為每一段生活都值得用心品嘗。
我也是過著雙面生活。(乖乖舉手)
白天當研究生,晚上當工作狂。
他們相互對話,彼此交流著對事情的觀點與做法,
因為我是想把手中的事做好,不是單純只是完成他罷了,而是把它做得更好,這一切還尚需更多努力~~~
keatsli
嗯,謝謝你舉手相應,呵,我想我可以體會…:)
你好 我是暂居广州的湖南人 大学毕业两年了 也从事着杂志英语翻译方面的事 经常游走于港台与国外的网站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闯入了你的小天地 一年来也加入了火狐浏览器里的8个书签之一 我很喜欢你的文笔 大陆这边流行的一字词“小清新” 比较适用于对你的描述与概括 在一个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时代语境里 国家与民族这些大背景往往让个人觉得渺小无力 身居大陆这样一个大地方尤其如此 个人往往为利益集团的国族观所绑架 当改变他人如此困难时我们还是先改变自己 让自己生活的这个小文化更加健康 提高个人的素质与觉悟 这才是更为重要的吧
我对北欧国家最早的亲密接触想必是诺基亚了 但最深的体会是在广州这里的瑞典的IKEA了 北欧小国在地理上远离争端的发源地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可以说也是上帝眷顾的宝地了 这种慢节奏生活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发展个性 创新设计也成了举国上下的风气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Life is never easy in any time in any place 风景在别处但我们却也得为此而付出相应的代价吧 希望我什么时候也能去北欧小国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住住吧
我12月初有造訪瑞典哥德堡,去了就對北歐深深著迷!喜歡妳的文字,同意妳這篇的觀點,我們都用兩個腦袋的自己去感受生活點點滴滴!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能激發出創作的火花吧~有時辛苦但卻也挺有趣的!期待妳最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