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兩三個月幫小孩作一次記錄的時候。總結一句,我家這孩子的叛逆期正式來了! 聽說小孩每半年會有一段叛逆期,我家這位兩歲多時還沒那麼明顯,現在三歲半,真的很不喜歡「聽話」,不過,媽媽我也常常提醒自己,這是這段時期的正常現象,小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總需要這麼一段時期,刻意的反抗家中最大的「權威」-媽媽,讓他逐漸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先記錄一下語言上的趣事
小孩很好玩,跟我說葡萄乾的時候語調很正常,跟他爸說葡萄乾,馬上就轉調成為「瀑討乾」,跟我說荷包蛋時就是荷包蛋,想問他爸要不要吃荷包蛋,荷包蛋就變成「赫薄膽」XD 小孩怎麼會自動創造這種「外國腔」呢,是因為他發現爸爸講中文的口音跟媽媽不同嗎?
另一回,他邊啃玉米邊問我,「為什麼狗狗可以吃骨頭?」
我說,這一類的問題你可以問爸爸。
他轉頭問爸爸,語言換成芬蘭文,但是他一時忘記芬蘭文的骨頭怎麼講,用中文取代,結果就變成前半段用芬蘭,後半段用中文,但還不忘加上芬蘭文的文法:
「Isä, miksi koira osaa syödä “故-頭”ta?」
“故-頭”是他故意把骨頭講成外國腔,後面自然加上那個ta,那個ta是芬蘭文的特殊文法,「吃的動詞後面受詞常要自動變形」,沒想到他跟爸爸說話,詞用中文,文法還會自動冠上芬蘭文,果然,小小孩不用「記文法」,連芬蘭文這種複雜的文法,他們「想都不用想也學得會」。
有一回,吃飯時小孩問我: 「媽,什麼是”波麗菊”?」「什麼?」「波麗菊啊!」「我聽不懂耶,是誰跟你這麼說的啊?」「妳啊!」「我什麼時候說的?」「每天早上吃puuro(芬蘭文的麥片粥)的時候你一定會說啊!」
我和老公對看一眼,恍然大悟!! 「你是說”porridge”喔!」我們大笑,平常明明沒在跟小孩說英文,卻突然被他被問某個英文單字是什麼,感覺好妙喔!
因為每天早上我都先起床,做好麥片粥時,看到老公會說,「porridge好囉!」 小孩大概聽一百遍了,開始好奇媽媽每天跟爸爸講的那個”porridge”是什麼東東…其實他的發音比較像porridge,不像波麗菊,但我一直以為他在跟我講中文,所以有聽沒有懂!
僅管中文和芬蘭文都是他的母語,不過畢竟在芬蘭長大,他跟自己玩的語言,通常以芬蘭文為主。有一天晚上我跟他一起泡澡,他玩起小船,講了一堆芬蘭文,我跟他說了一句: 「你跟媽媽在一起要說中文喔」,他盯著我,看了幾秒後說: 「可是我是在跟我自己講話啊! 」也是啦,這樣我也沒話說了。
另外有一回,他問我,「糜鹿會迷路嗎?」我笑了,他又懂了更多同聲詞意義上的不同。
* 幫忙壓果汁,壓得很乾淨!
三歲半兒的叛逆?
此時此刻的孩子,坦白說,很愛跟我「頂嘴」,我說一他偏要說二,我說不可以這樣,他就要回可以。深覺他越來越不好應付,決定那就給他選擇好了,讓他有選擇權,事情可能好辦一點?
在他滿三歲七個月那天,晚餐後要帶他去森林散步,他吵著要騎車去,我們不答應,最後給他兩個選擇: 一、留在家裡不出門,二、出門、但是走路去。
他發現哭鬧沒用,選擇出門,走路去。回到家後,我叫他去洗澡準備睡覺,他不肯,還在吃葡萄,叫了半天,他居然轉身來說: 「媽媽,我有兩個選擇,去洗澡,或是在這裡吃葡萄。我選,要在這裡吃葡萄。」(這是現學現賣嗎,怎麼邏輯有點怪怪的…)
另外,我發覺他只要看到書上有調皮搗蛋的小孩,就會特別樂,比方凱羅和包姆,現在他會有樣學樣,凱羅怎麼搗蛋就馬上跟著學。
唱反調,說不,唱歌時也不例外。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得來,”沒有”叫媽媽,”沒有”叫爸爸…」
「小朋友我們行個禮,握握手呀來猜拳…輸了就”不要”跟我走」
皮歸皮,唱反調歸唱反調,這小孩還是很疼媽媽。
有幾回,我蹲在地上抱著他,他就踩到我的大腿上,回抱著我,站到我腿上就比我高囉,他邊抱我邊說:
「媽媽,我比你高了,現在我可以保護你、照顧你」然後在我臉上親一下,那瞬間,真是甜蜜的不得了,覺得兒子一定是我的前世情人無誤!
有一回,跟他一起作手工麵做到一半,他突然對我說: 「媽媽,我好喜歡你喔!」又是讓人聽了心都融化的話,這樣的甜言蜜語,聽完就忘了他有多皮了。
這幾個月,他也又有一些新的成長:
開始覺得拼圖好玩
從小到大,我們很少特別讓他玩拼圖(我也忘了為什麼一直沒去引導他,大概就是忘了也沒想到),幾個月前,給他一些拼圖玩時,一開始他也沒什麼耐心,一直要大人幫忙,不過一回生,二回熟,我慢慢發現,他開始偶爾會自己把6-10片拼好。
後來,我在展覽中正好看到他喜歡的拼圖主題: 救火車,15片,很大片,買回家給他玩,出乎意料之外地,他很快就自己拼好了! 那天是3y4m14d。
開始覺得,同樣是拼圖,不同尺寸,不同大小,不同主題,小孩的表現也會差很多啊,有時小孩不會,不見得是真的不會,可能是對主題不熟悉,尺寸太小,沒耐心玩… 這回自己拼完後,再把舊的小拼圖給他玩,他就像開竅一樣,突然也就都會了! 這孩子倒是挺配合對什麼都不想刻意訓練、只想順其自然的懶人媽媽。
有固定的朋友
快要三歲半時,阿雷在幼兒園開始有幾個常一起玩的固定玩伴了,每次問他今天跟誰玩,這幾個是最常出現的名字: 六歲半的安娜姐姐,四歲半的雙胞胎兄弟之一保羅斯,四歲的奧蘿拉姐姐,和只比他大一個半月、三歲七個月的薩姆哥哥。昨天他說跟薩姆玩「跳跳跳」的遊戲,上禮拜說跟奧蘿拉玩扮家家酒玩很久很久,常跟保羅斯玩車車,常跟安娜姐姐手牽手跑來跑去,果然像老師說的,三歲多慢慢就進入真的對朋友有興趣的年紀了
三、四個月前戒尿布、這兩個月戒睡袋
大概是從兩歲半上下,他就白天不包尿布,只有晚上睡覺時包,以防萬一。晚上也很少溼,但沒兩三週左右會溼一次,就一直不敢戒。今年冬末春初,至少有兩個月時間都夜間包尿布、卻完全沒溼,最後包到尿布用完就決定,不用買了,也不包了。所以晚上完全不會尿溼的時間,大約是3y2m-3y4m之間。前兩個月記錄中忘記寫了,就補在這裡。大概三、四個月前,他就從尿布班完全畢業囉!
睡袋,則是大約一個月前左右開始不穿了,其實只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正好睡袋都拿去洗,沒睡袋穿,爸爸又一直跟他說,小朋友長大了不用穿睡袋,從此就不用了。
不過,這孩子睡覺還是360度大旋轉的,結果就是每天都沒蓋被睡覺,好在芬蘭室內非常溫暖,也許還不至於著涼。
從玩拼圖到戒尿布到睡袋,似乎都是自然而然完成的,該會的,時候到了就會了,該戒的,時候到了就戒了。
最後,就分享一些照片場景吧!
3y5m8d 媽咪有客人來訪的時候,就是搗蛋的最好時機!這小子 把媽咪的絲巾通通翻出來,把自己打扮成「仙人掌」,怎麼媽媽看覺得比較像藝妓啊,每跑一圈就換一套裝扮,滿場跑太快了,一整個失焦
3y5m21d 芬蘭人的復活節有個傳統,小朋友會扮成小巫婆到各家去敲門,念一段咒語,貓柳給人,就可以拿到糖果。今年我家阿雷也第一次參與這個活動,裝飾貓柳,扮成小巫婆去祝福別人! 我家的「小巫婆」很可愛吧,呵!
3y5m22d 復活節,當然要播種慶祝新生。這是他在幼兒園種的草。
3y5m27d 現在的他是名符其實的小猴子無誤
3y5m28d 在湖畔採花的孩子,專業攝影師拍的果然特別好看
3y6m5d 全家森林散步之旅。
3y6m6d 人生中的第一次剪髮,今天先從瀏海開始!由爸爸操刀。
第一步,小孩坐好,頭髮往下梳。
第二步,噴溼,繼續坐好不要亂動。
第三步,小瓜呆瀏海剪好囉! 開心!
最後,撥開馬上自然乾,可以去幫剝巧克力蛋給媽媽吃了
3y6m8d 帶小孩進城,不小心撞進兒童建築課成果展,第一次自己用小樂高蓋車車,沒人幫忙自己亂蓋的,很讓媽媽驚艷哩:
3y6m9d 串珠樂延伸到家裡,這串是小阿雷作給媽媽戴的。
3y6m12d 第一次做母親節卡片給媽媽
晚餐後的森林散步,不小心變成小學操場的體能遊戲,我們家的花果山之猴,就這麼完成「攻頂」啦! 中間還故意把腳開開,閃過爸爸的突襲,目的是要讓爸爸媽媽絕對抓不到他,嗯,成功了!
3y6m22d 被放進洗衣機
跟媽媽去美術館玩
跟媽媽去看小火車模型展
初夏最愛的花: 到處都是的蒲公英
第一次參加幼兒園的戲劇表演,演小羊
另外,整個春夏之交,這小子都常跟他爸爸去森林裡觀察青蛙蛋,青蛙蛋的觀察之旅,也開啟了我們天天森林之旅的序幕,先分享一張照片,剩下的,再另外撰文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