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蘭養小孩(七) – 讓幼兒,用相機為自己「發聲」

俗話說,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

你可曾想過,對於學前的幼兒來說,也常是如此?

一個「讓幼兒藉由相片來說話」的活動,不久前就在一所芬蘭的幼兒園內誕生。

那天,和老公走進我們常光顧的咖啡館,赫然發現,牆上貼了一些跟平常的藝術展覽有些「不同」的相片。

走近仔細看,才發現,原來這些相片,全部出自孩童之手,這裡的孩童,指的是三歲至五歲的學齡前孩子。

相片的內容,是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有玩具車、玩偶,也有某個場景的一個角落,每張圖片的下方,都有簡短的圖說。

TS Lumia 1020_20140408_13_38_17_Pro

這不是幼兒園給小朋友的「作業」,而是一個活動,一個把發聲的權利,交給孩子的活動。

幾個芬蘭社工系的學生,與我們這個城市的其中一個幼兒園合作,希望能藉由攝影,讓「孩子的聲音」在幼兒園中能更容易地被聽見。相機,就是孩子發聲的工具。而這個計畫的名稱,就叫做「讓孩子的聲音變成相片」(Lasten ääni kuviksi)。

幼兒園裡的四十個孩童,參與了這個計畫,在今年的三月間,拍下這些相片。他們每個人,都得以自由地拿著相機,去拍下「幼兒園裡他最喜歡的角落」和「幼兒園裡最無聊的角落」。拍攝的同時,他們也同時用語言描述這個角落,孩子的童言童語,就是每張相片下方標註的「圖說」。

例如下圖左邊那張的上方,那位孩子說他最喜歡的是松鼠,可是拍攝時邊拍又覺得沒看到松鼠,「可能在牠自己的巢裡吧!」

下方,孩子照出他最不喜歡的是龍,「龍不是無聊,是…有一點嚇人」,孩子用自己的語氣這麼說。

TS Lumia 1020_20140408_13_33_10_Pro

孩子的相片,與孩子的語言,都完全未經由任何修剪潤飾,最後,也由孩子們從自己所照的所有相片中,最喜歡的兩張展出。也因此,有些相片以成人的角度看來,不見得有很清楚的焦點和邏輯,實際上的作品,也一定會因為孩子的年紀而有不同,然而,這些都是最真實的「孩子的聲音」。

孩子們拍的照片,一整個月都會在他們的幼兒園內自行展出,其中一部分,也在這一周內,拿到咖啡館裡展覽,當時我看到展覽,真覺得自己好幸運,能這麼巧地正好在這一週走進咖啡館,與孩子們的生活攝影相遇。

因為,讓孩子自己拿相機,藉由相片,表現出他們對日常生活環境的想法,是多麼棒的點子啊! 對我而言,這是將發聲的權利給予孩子的一種方式,讓孩子得以嘗試,換一種方式表達自己,同時,也參與了從日常生活的題材創作的過程。

下圖這個孩子,從圖說中看來,是因為某些原因而由老師協助拍攝。被問到最喜歡的角落時,「愛蜜莉指著扮家家酒的地方」,被問到最無趣的角落時,「愛蜜莉指著幼兒園佈告欄上,外出遊戲的標誌」(圖說如是說)。

TS Lumia 1020_20140408_13_34_17_Pro

後來,我又在地方報上,看到關於這個活動的報導。

幼兒園的老師們說,孩子的能力讓人驚訝,三到五歲的孩子裡,沒有任何一個孩子不小心把相機摔在地上(這可能是成人會擔心的事),或是造成任何破壞。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多了新的體驗,幼兒園的老師們從照片中更了解孩子,同時,也許還得到新的啟示,學到可以更信任孩子一些,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有更多嘗試的機會。

至少我自己,就是個被活動啟發的媽媽,當天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就把相機拿給我家三歲多的小子,請他拍一下家中最喜歡的角落,和家中最無聊的角落。

結果,最喜歡的角落,他給我拍「廚房裡的大同電鍋」,最無聊的角落,他跑去拍「浴室的馬桶」。

TS Lumia 1020_20140413_16_25_43_Pro

孩子的爸,有一回則在我出差在外時,帶孩子去森林裡觀察生態,並把手機交到孩子手中,讓他拍下他有興趣的事物。

於是,我人在幾百公里之外,也得以參與孩子的眼中看見的世界。我看見在路上走著的雉雞、看見白樺樹邊的柳樹正在發芽、看見林間的水中竟有青蛙蛋、看見草地上新開的花。

幼兒園裡的孩子,用相機表達他們的喜好,我的孩子,則走在森林中,為因工作而未能同行的媽媽,拍下他眼中的世界,與我分享。

孩子的爸,還不敢把新買的手機完全交給小孩,但是他強調,「我只是幫他扶好,要拍的主題、拍攝的角度都是他自己決定、快門也是他按的」。

於是,一個三歲多的小孩,眼中的世界,就這樣被留存了下來。

也讓媽媽知道,原來青蛙下蛋了。

1160401578775_jpg

讓我們學著信任孩子吧,信任他們看世界的獨到眼光,信任他們有能力可以拿穩手中的相機和物品。把相機交給小小孩,相信他們有能力操作,讓他們有機會運用另一種媒介,傳達他們的聲音、對日常生活的想法、和他們眼中的世界。 一個小小的實驗計畫,就因此而有了值得思考的意義!

下圖是孩子在林中拍攝的樹。

1160405787943_jpg

 

北歐四季Facebook: Facebook粉絲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