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菜園,重新發現自然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在未進一步了解前,常被視為理所當然,食物也不例外。
前一陣子在廚藝競賽節目Hell’s kitchen裡,看見其中一段裡,團隊的成員們必須以食材滋味來辨認食物,依稀記得有人嘗了奇異果,卻完全猜不出那是什麼水果。
「怎麼可能?奇異果的滋味那麼特別、那麼好認!」我說。
「也許因為他們從來沒吃過這種水果。」老公說。
也對,我常吃的、再熟悉不過的水果,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很陌生。
人的感官經驗如此不同,哪怕是常見的食物,也不是無時無刻都有機會,用不同的感官來體會了解。有人因為沒吃過奇異果而嘗不出滋味,也有人嘗了十幾二十年的奇異果,還不知道奇異果原是毛絨絨的一粒:因為從來不需要自己動手準備,所以沒機會看見。
這是前幾天從網友那裡聽來的笑話。聽到的時候我只覺得好笑,這兩天再轉念一想,就發覺自己其實也沒好到哪裡去,只不過我搞不清楚「原本長什麼樣子」的,不是奇異果,而是青蔥、紅蘿蔔、馬鈴薯、豆莢。
說的更確切一點,我知道它們等著被購買時長什麼樣子,但是我不知道它們還長在土地上時是什麼樣子。自從今年春末夏初有了一塊自己的小菜園後,我才像是開始了一段新的「發現之旅」。
於是,許多常見的食物,在我心目中開始轉換形象。
馬鈴薯在我心中,從超市架上安靜躺著的馬鈴薯,轉換成左鄰右舍菜園裡奮力生長的馬鈴薯,三不五時去菜園散步,讓人自然地學會辨認馬鈐薯莖葉,看到它們一暝大一寸,哪怕不是自家的,也忍不住高興,會認鄰居家的馬鈴薯之後,接著就從自家菜園中,辨認出不小心亂長出來的馬鈴薯,那種成就感,不下於寫出一篇好文章呵。
而紅蘿蔔在我心裡,也從超市裡一袋袋紅蘿蔔,變成了長在土裡,露著「頭」等人把它拔出來的紅蘿蔔,現在我可以從頭頂上的葉子辨認出底下是紅蘿蔔,雖然還是常搞混一些葉子看似紅蘿蔔、卻非紅蘿蔔的根莖類植物,但猜中率有進步,仍然讓人高興。
三個禮拜前就在婆家花園,看見土底下的紅蘿蔔,排排站的探出頭來和我們打招呼,新鮮出土的紅蘿蔔,滋味清爽,就連紅蘿蔔葉,剛拔出時也帶著蘿蔔香,那是只延續一分鐘就消逝在空氣中的清香。
我也發現,原來菜園裡看似青翠可愛的小青蔥,如果都沒去拔它,任它生長…
最後就會變成這樣:
細看它的結構覺得很美,但我每每走進菜園,其實都會被一群青蔥粗壯的巨頭嚇一跳。
而今年夏天,我們「從種子開始種到收成」的,則是豆莢,因為它好種、長得快,對於錯過春天最佳播種時間才擁有菜園的我們來說,實在是最佳選擇。
豆莢長得真的很快,看它發芽、長大,開始長出一根根細莖四處攀爬,到處「亂牽手」,不只跟旁邊的豆莢鄰居們互相牽來牽去,就連不小心長在旁邊的馬鈴薯也一起被豆莢「牽上手」,當我們趕來要幫豆莢上支架時,還真是拿這些你牽我我牽你的豆莢好朋友們沒辦法,只能說,豆莢真可愛。
豆莢繼續長大、開花、一直到了可以收成的時候,我才發現,咦,這豆莢怎麼裡頭的籽這麼小,看起來像是台灣常吃的豆莢,而不是芬蘭這裡每年夏天收成的「球豆莢」,球豆莢裡的種籽極大顆,不用煮,直接剥開來生吃味道十分清甜,怎麼我的豆莢長得不一樣?
跟老公求証過後才發現,原來我沒搞清楚自己在種什麼(!),當初灑下種的並不是「球豆莢」,而是「甜豆莢」,雖然我因為極愛「球豆莢」的滋味而有些小失望,卻仍然高興著「甜豆莢」的豐收。
沒想到一週沒去摘採,「甜豆莢」繼續長大,居然自然地長成「球豆莢」的大小,最後,我就採到了兩大袋看起來、吃起來都像「球豆莢」的「甜豆莢」。
自然真是神奇,永遠都有許多新鮮事,等待重新被發現。
哪怕是對我來說已不算「新鮮事」的莓果樹叢,年復一年,也總還是會有一些新的驚喜,讓人重新了解,在其中學習看,學習嗅,學習摸,也學習嘗。
就連一些看上去很像的野草,卻也種類不同,有的可以輕易拔出,有的一拔保証刺手,辨認的能力,來自親身靠近去了解,甚至是動手被它扎一扎,於是從眼到手到心到口,菜園就不再只是菜園,還磨練著人的感官敏銳度,讓人重新親近土地與生活。
* 我們總在夜晚前去澆水,每晚的天空,都是不同的風景。
無關此文的後註:拍書照活動進入倒數計時,8月31日截止,剩下最後三天。
歐迎加入北歐四季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更多生活思考


If you enjoyed this post, please consider to leave a comment or subscribe to the feed and get future articles delivered to your feed reader.
Comments
的確 有時也會攪不清楚它在土裡時長的怎麼樣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
跟著姐姐去偷拔蔥
明明就記得蔥長的是那樣
卻尋遍菜園(別人家的菜園)找都找不到
後來用聞的,原來這家的蔥品種不一樣
他是很小枝,卻好大一把…真的沒見過ㄋ!
*正月十五的零晨去別人家偷拔蔥,會找到好老公,
但是不能被主人發現喔~
[偷拔蔥,嫁好軮]–台語
Just love your garden and produce….they looked very fresh and ready to eat!!
Well done!!
Do you also sell your produce at the local farmer’s market?
We would like to Helsinki in the near future….until then we will just visit Helsinki via your lovely blog.
Happy Blogging,
janice d.
貓老大,
我真喜歡你說的這句,彎下腰時,世界就不同,我每次去菜園,就有這種感覺,像是重新把心放空,回到最自然根本的狀態一樣,我是童年時沒什麼機會學習到這些東西,反而是長大後,人在異鄉才重新被「教育」,呵。
Joanna,
對呀,尤其是看到自己種的豆莢長出來,真的很好玩!其它的是前人留下來的,不種也自己長了,我們很幸運,一來就有得吃。。
Karen,
呵呵,你的經驗也很有趣喲,謝謝那句詩,以前沒聽過哩,很好玩。。
chanling,
真的呀?我這個週末來去看看,不過現在都太熟了,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嫩葉。。
Eku,
啊原來那個叫做青蔥花,我都叫它青蔥怪物,長得太高太壯了,呵呵。。也謝謝你的稱讚,聽了很開心。
Janice Dressley,
我們只是自己種好玩的,量很少,不可能賣,不過自己種種吃吃就很開心了。。歡迎來赫爾辛基玩囉!
棋子,
昨天收到囉,我還沒來得及回信,因為這兩天都弄到很晚回家,所以信和留言都拖住了…收到真的很開心,謝謝你!^_^
彎下腰的時候,
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
這種認識蔬果的記憶似乎只存在童年時,
哪時是爸爸一一指給我看,
到現在還能辨認無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