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四月四號,正好是台灣的兒童節,今天就介紹一本很有童心的可愛繪本。
繪本中的故事,發生在芬蘭仲夏節前後的六月天,通常在這難得的夏日假期,芬蘭人都會到鄉間小屋、森林湖畔去度假,故事中的這家人,此時還在城市裡,而主角小男孩毛諾(Mauno),趁爸爸媽媽睡午覺時,決定「搬家」出去,跟朋友們到森林裡去探險,蓋一點屬於他們自己的「森林棚屋」…
繪本以小男孩毛諾的第一人稱口吻說故事,他與他的夥伴們,一群芬蘭男孩,在森林中自在玩耍,享受動腦動手的快樂。看著這本繪本,讀著它的文字,會讓人心情很好! 這不是我說的喔,網上好些芬蘭讀者都這麼說呢。
芬蘭書名: Maunon Maja/Katri Tapola, Kristiina Louhi (Tammi)
「今天,是今年的第二個母親節!」媽媽這麼宣布。我們家到底有幾個母親節啊?! 我問。
「三個」,媽媽回答,「第三個母親節在秋天十一月道路泥濘的時候」。
天啊,這不會是真的吧! 誰家像我們家一樣,連母親節也要過三次啊!
媽媽隨即唱起在芬蘭西方,「南平坦之地」的當地歌謠,我想不聽都不行。接著爸爸媽媽,就為了「慶祝今年第二個母親節」開始準備起做芬蘭薄餅要用的麵團。
我看著道諾,我的小鬃獅蜥蜴,他是這個家裡唯一百分之百了解我的…還好,雖然已經是仲夏時節,我的好友們:托比,亞伯,歐索,阿雷格西都還沒回鄉下去,我開始想往外跑了…
「薄餅的麵團準備好了,放著讓它醒囉!」媽媽這麼說。同時媽媽爸爸也要去小歇一下…
道諾爬到我為牠準備的小樹幹上,似乎正想著遠方澳大利亞的風景,我的思緒也開始飄到遠方去…
我應該是個在森林裡長大的孩子,我不適合待在這四面白牆裡面,我需要自由… 我要搬出去住! 至少搬出去一下下也好。
薄餅的麵團還躺在廚房小桌上的桌巾下休息,媽媽躺在臥房床上的被子下休息,爸爸則躺在客廳沙發的書下面休息,這是個好機會,道諾對我眨了眨眼睛,同時,陽台外也傳來朋友們的呼喚,「毛諾,快出來!」
我跑去廚房,從袋子裡拿出一些青豆放進口袋,相機和鑰匙掛在胸前,在桌上留了張字條給爸媽:
「我搬出去住了,薄餅做好時我就會回來。毛諾。」
托比說,在西方不遠處的森林裡,有一座碉堡,「那我們去碉堡那裡,造一個小屋吧!」
(大家穿越各種障礙,抵達了森林碉堡處,並且決定了蓋棚屋的地點)
接下來,該擬定一個建造計畫了。我把筆記本拿出來,上面有著各種動物的生態記錄,不過現在不是研究生態的時候,僅管,螞蟻正在他們的巢裡私語,城市野兔正從小徑邊經過,白色的的貓頭鷹正從我們頭上飛過,「貓頭鷹正在向他的新鄰居打招呼呢!」
接著,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列出了所有需要蓋小屋的工具: 「雨篷」「釘子」… 我則把所有需要的工具列下,最後,清單看起來如下:
鋸子、鏟子、雨篷、釘子、鎚子、手電筒、果汁、野餐三明治(肉腸、香腸、黃瓜),餅乾、奶奶做的甜麵包、繩子
大家分頭各自回家去拿需要的用品,亞伯跟我一起回家,悄悄溜進去。我把儲物櫃打開,並小心的不要讓裡面的東西-保冷盒、工具箱、燈罩、動物箱、滑雪鞋、滑雪板…等掉出來。
托比、阿雷格西和歐索,已經拿著歐索奶奶的大雨蓬在外頭等我們了,歐索的手上還拿著個果汁罐,口中叨著一袋奶奶做的甜麵包,托比的腰上則綁著一綑繩子。
道諾又向我眨了一次眼,牠答應我,即使爸爸醒來,也不會透露我的行蹤,我則給道諾一片幸運草的葉子做為禮物,接著我從地下室拿出鏟子,扛在肩上,再次出發囉!
小徑邊被暴風雨吹倒的樹枝,像是大型魚脊一樣,我開始從這些樹枝上,鋸出適合做屋頂的木條。很快的,我們就有了十根耐用的木條,可以做屋頂,歐索奶奶的雨篷,正好可以搭在上面。
「啊,我們忘了拿鎚子!」
還好,阿雷格西已經找到一塊適合的石頭,用它來做鎚子。他將釘子敲下,固定住雨篷。
此時,一片從北方飄來的烏雲開始接近,冷風則讓樹葉也開始抖了起來。我想起要給道諾的紀念品: 葉子,趕快裝進帶來的玻璃瓶裡 。
「把繩子綁在樹幹上!」托比催促著,同時他綁了一個非常穩固的水手結。
我拿著鏟子,先順著繩子溜到我們蓋的小屋中間。咻,就這樣滑過來,雙腳降落在小屋的地上。
接下來順著繩子溜下來的,是果汁罐。
再接著順著繩子溜下來的,是甜麵包袋…
亞伯、阿雷格西、歐索、托比,也一個接著一個滑下來了,每個人都找到一塊石頭當椅子。
當大雨開始落下,敲打著我們的雨篷時,小屋也暗下來了,貓頭鷹似乎已飛到遠處,兔子也輕輕地移步躲進牠的窩裡。
我們打開手電筒…拿出野餐準備的三明治點心,用杯子分享果汁。
雨滴灑在我們的雨篷上,有一種家的溫馨感覺 … 這種時刻,一定要拿出相機,幫大家一起照張相留念…接著,當然就要把紙牌拿出來玩囉!
大雷雨過後,太陽又出來了,玩過紙牌遊戲後,換玩擊劍遊戲了! 我們一下躲到樹幹後面,一下跳到土壤中的戰場,腳上踩著的泥土,軟綿綿的像地毯一樣… 道諾一定已經在家裡等著我帶新鮮的紀念品回去了,於是我又在瓶中裝了點蜘蛛和藍莓葉。我們幾個同伴約好,明天早上十點再見,至於在哪見呢? 不用說也知道吧!
薄餅的香味,在公寓走廊就聞到了。
「哈囉!」我走進家門時,媽媽開心地跟我打招呼,「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她微笑著,撥撥我的頭髮,拿走我頭上的枝葉和蜘蛛網。
爸爸也已經從沙發上起身,坐在那裡。
「看來你搬出家裡一下下囉?」爸爸這麼問,完全沒有責怪或不高興的樣子。
「明天還會再搬一次」,當媽媽倒給我一大杯牛奶,給我一大片薄餅時,我不小心透露了這個祕密,然後我只好說:「你們也可以來參觀我們的棚屋,但是只有五分鐘喔!」
在吃第二片薄餅的時候,媽媽說:
「這個週末我們回鄉下去!」
我沉默了,連叉子都拿不起來了…因為回鄉下就表示,我沒有朋友跟我一起玩了。回鄉下,也表示我沒有自己的森林棚屋可以去了。我不要回鄉下。
「你猜怎麼著?」媽媽這麼問,接著自己馬上回答: 「亞伯也會一起來喔。」
我開始把叉子從盤子裡拿起來。
「再猜怎麼著?」媽媽繼續,「在鄉下,田野的邊緣,有一個藝術穀倉。今年夏天,藝術穀倉需要一些相片」
叉子幾乎已經要進到口中了,媽媽又問,
「繼續猜怎麼著?」媽媽整個臉笑開了,我也開心地把叉子送進口中,「托比、歐索、阿雷格西的家人們,都會一起來參加藝術穀倉的開幕展喔。」
為了慶祝這個假期的即將展開,我把第三塊薄餅送入口中。
早上起床時,我將接下來要在鄉間進行的工作,寫到記事本上:
… 清晨時,藝術穀倉的牆面上,貼上我們的照片:其中一張有著正在飛翔的白色貓頭鷹,另一張,是鼓起來的螞蟻巢,城市的野兔奔跑,鯨魚噴水,很大的魚骨躺在森林軟軟的土壤地毯中間…最中間的重要位置,是我們幾個人那天,在森林小屋躲著雷雨時拍下的照片。當然,還有道諾的照片,和牠的幸運草。
道諾吃早餐的時間到了,鏟子正躺在地板上等著我,很快,就早上十點了!
故事,就在第二天早上十點,小男孩們的第二次相約之前,結束。
這本繪本,跟之前介紹的幾本比較起來,文字略多一點點,因此真要好好介紹,應該細細翻譯不少文字段落,並且構思如何傳達出那個意境。可惜,因為我這幾天沒有時間仔細翻譯,加上目前並沒有正式翻譯的需求,所以介紹上就只能從簡,大致帶過,且有些頁面我沒有翻拍,文字也只是跳著/挑著來介紹,因此,難免有些不順暢之處,但希望仍能大致介紹到繪本的內容,給有興趣的讀者。
這本書,讀著讀著,真的可以讓人感覺到芬蘭的夏天,而那一群在林間奔跑蓋屋的男孩,感覺很像是不遠的森林處就會發生的景象。
芬蘭是森林之國,許多孩子們從小就習慣在森林中跑跳玩耍,我家老公也是,他小時候就是常在樹上爬上爬下,森林裡到處衝到處玩到處探險。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一些巧思,和書中人物的特質。
像那位媽媽,居然自己覺得,一年當中要有三個母親節! 而最後一個,還選在芬蘭最灰暗的十一月,找個名目慶祝一定很振奮人心,故事一開始就看到這麼個很會給全家人找樂子、又懂得愛自己的媽媽,一看就讓人心情大好。
再者,這個小男孩毛諾也很可愛,居然留了紙條說: 「我要搬出去住了,薄餅做好時我就回來了!」呵呵,要搬出去還不忘了,要回家吃薄餅啊。
最後小男孩回家後,爸爸媽媽的態度,不是「你怎麼自已亂跑啊?!」的責備,也不是「你為什麼要搬出去住啊?!」的討論,更沒有「你怎麼可以亂拿家裡的東西跑出去」的責問,不用說,當然也沒有「跑到森林泥土去玩,全身弄髒兮兮怎麼辦」的問話,只是一份全然的接受,接受孩子做為一個孩子的天真與衝動,接受孩子需要自己空間的需求。
在這裡,似乎就是如此。孩子全身玩髒了,在自然裡弄得到處是泥巴,樹上樹下爬來爬去,都是最正常最自然的成長過程,繪本,彷彿就忠實地反映了,芬蘭孩子們成長的環境,與那份放鬆、親近自然的生活與教養價值觀。
這樣一本好書,真的值得坐下來,一頁頁細翻,一頁頁好好品味,希望這本書也有機會,以中文的面容現身,跟台灣的有緣讀者相遇了。
順帶一提,這本書的繪者Kristiina Louhi,是芬蘭非常著名的插畫家,她的畫,常以大塊的美麗色彩,傳達一份人性的溫暖。之前介紹的芬蘭繪本(二) 女巨人與小矮人,和寶寶的磅秤(音樂、詩歌、律動),插畫也是她畫的喔!
另外,這一兩個月來每週四固定的芬蘭繪本介紹,還會繼續,但從現在起,不見得會每週四都刊出,也許會每隔周四,真的忙碌的話則每兩三週一次,因為每週要固定一篇的產量,其實對我而言,負荷還是有點重呢,看書本身不是問題,我也常在圖書館找新書,但看完之後要拍照、寫介紹、整理成一篇文章,實在要花不少時間,所以,童書介紹還是會繼續,而且如果有刊出,一定是在周四,但不一定每週都有囉,就請期待,不定期、隨時可能發生的,「周四驚喜」吧。:-)
附上之前介紹過的芬蘭童書繪本:
芬蘭繪本(四) 小小的勇敢的女孩
芬蘭繪本(五) 絲薇的祕密筆友
一本美麗又詩意的書 (豬) (寫於2006) 註: 這不算是童書,卻充滿童趣,我覺得拿來看圖說故事給孩子聽一樣讚
誰來安慰托飛 (寫於2004)
童話-現代城市夢境 (寫於2006) 註: 這本不是圖畫書,算是給青少年閱讀的小說,用字淺顯,故事卻充滿哲理,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
看到毛諾倒出青豆放在口袋這句時,忍不住想起赫爾欣基街頭零嘴攤的新鮮青豆,還有森林中的mokki和三溫暖真令人回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