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蘭養小孩(六): 屬於兒童的圖書咖啡館

推到 Twitter!
推到 Plurk!

2012年在赫爾辛基,一個屬於兒童的圖書咖啡館開張了!

這是芬蘭第一個完全屬於兒童的咖啡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圖書咖啡館的名字Haitula,取自一首著名的芬蘭童詩。

這是2012年赫爾辛基設計之都的活動專案,由赫爾辛基文化中心之一的安娜大樓藝術中心(Annantalo Arts Centre)主導,安娜大樓藝術中心在2012年正好啟用滿25周年,希望能在這一年中,實現一個可以持續存在、不會因為世界設計之都這一年結束而消失的好設計,於是,兒童圖書咖啡館的點子就此誕生。

兒童閱讀咖啡館的門口,目前貼的也是正在展覽的童書主題人物畫像

一直以來,安娜大樓的活動,都旨在提供年輕學童與幼兒一個可以感受並體驗藝術與文化的環境,既舉辦相關展覽與活動,也提供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各種藝術課程,從繪畫、音樂、舞蹈、手工藝、動畫,到戲劇、攝影、建築、文學等。

這個兒童圖書咖啡館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年輕學童親自參與設計這屬於他們的空間,於是,在不同領域藝術家與藝術老師的帶領下,學童們參與設計了咖啡館的燈光照明、手工藝佈置、咖啡杯盤、展覽童書的主題人物肖像繪圖與文字描述。而咖啡館的設計,將是個持續進行的活動,在赫爾辛基設計之都這一年結束後,孩子們仍會繼續進行這樣的設計,並將設計呈現在咖啡館中。

走進圖書咖啡館,右手方就是兩大架的童書,其中有不少都特別以赫爾辛基做為主題,讓兒童可以從童書故事中認識自已的城市.

一入口,就是兩大落的童書架

每個月咖啡館裡都有不同的童書展覽主題,四面牆上則可看見書中人物相關的插畫與文字。

牆上掛著的,都是此時展覽主題童書的相關插畫與文字

咖啡館中所有桌椅都是舊傢俱修膳而成,每一張各有特色。

桌椅,每一張都不同

而角落的沙發,既是孩子讀故事書的地方,也是玩躲貓貓的地方,還是追趕跑跳碰的地點,只見孩子們在沙發上走走跳跳,爬上爬下,不會有人阻止,可以享受屬於他們的自在空間。

孩子們把沙發上的椅墊,拿來自由佈置成玩躲貓貓的地方

一位在場的芬蘭媽媽跟我說: 「你看這裡多棒,孩子們可以盡情地自由吵鬧!」

圖書咖啡館的專案負責人則告訴我,自今年咖啡館成立以來,就非常地受到孩子與家長們的喜愛,從孩子們快樂的臉蛋與嘻笑聲中就知道,大家都愛上這個能讓孩子們自由放鬆、又能提倡閱讀習慣的溫馨地方!

沙發上也可以追趕跑跳碰,這是個孩子能自由玩耍的地方

入口處右方,就是給兒童的小桌椅和閱讀空間

除了讓孩子們自由來看書玩耍之外,咖啡館裡也常舉辦與閱讀相關的活動,且定期有爺爺與奶奶們來為孩子說故事,這些爺爺奶奶們都來自芬蘭不同的民間志工組織,例如「芬蘭祖父母協會」(the Finnish Grandparents´ Association)、「坎比退休者服務中心」(Kamppi service centre or the pensioners)等,或是與像「爺爺來學校」( Grandpa in the school)之類的專案合作。

這些爺爺奶奶們,都樂意扮演志工的角色,說故事不求報酬,圖書咖啡館每年還會邀請不同領域的演員、作家、插畫家、文學家、藝術家擔任咖啡館的「教父」、「教母」,定期來為孩童說故事。

咖啡館裡,還有個名為Narnia的祕密衣櫥(這點子與名字,來自C.S.Lewis的著名童話故事),每當舉辦活動時,孩子們可以從這個祕密衣櫥,進入文學活動的工作坊;

此外,還有圖書咖啡館大使,會定期到兒童醫院,或是其它類似組織說故事,因為有些孩子,沒辦法像其它孩子一樣來咖啡館看書,因此圖書咖啡館也要把書與愛,帶到更多角落.

坐在咖啡館裡一個下午,看著身邊的媽媽們,抱著孩子在懷中,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孩子們聽故事之餘,還可以到處玩到處跑,甚至盡情地在地上打滾,無拘無束,這樣的景像,讓人心中生出無限幸福感。

離開咖啡館前,一位安娜大樓的藝術老師甚至過來跟我們說: 「聽到這麼多孩子在這裡快樂的玩耍嘻笑,讓人也跟著開心起來!」用兒童的角度,創造出屬於他們的閱讀與玩耍空間,這既是個好點子,也是個真正讓人幸福的好設計。

午餐時間,兒童閱讀咖啡館裡聚集了許多小朋友

赫爾辛基安娜大樓藝術中心網頁: http://www.annantalo.fi/

本文刊登於Shopping Design2013年1月份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的主題系列裡。

後記:

記錄這個芬蘭兒童圖書咖啡館的同時,我也在想,台灣應該也有一些類似這樣的場所吧,雖然我沒有去過,但印象中曾看過或聽過,一些可以帶孩子去看圖畫書、說故事的地方。

這個芬蘭兒童圖書咖啡館,如果要說有什麼特色的話,我想,其中的一點,大概是免費。沒有一定要消費的壓力,也沒有必須支付多少錢才能入場多久的限制,孩子甚至不見得需要爸媽陪同來進進出出,有一回我中午時經過,裡頭大概只坐了兩三個成人,其它全部是孩子! 感覺上,這真的是完全屬於孩子的空間!

我也很喜歡,由孩子參與咖啡館設計的這個重點。大部分提供給孩子的空間,我想無論在哪裡,空間的規畫者,大概多為成人,然而這裡,孩子真的可以參與設計空間的決定,並具體付出行動。

此外,咖啡館在我看來,也反映了芬蘭人的生活價值觀,比方廢物利用 (桌椅由舊傢俱修繕而成),以及志願付出(志工爺爺奶奶來為孩子說故事),照顧弱者(咖啡館大使去醫院為孩子說故事)… 一個給兒童閱讀的咖啡館,也反映出芬蘭人的思考模式、做事方法、與價值取向呢!

你有沒有在其它地方(台灣或其它國家)看過好的兒童閱讀咖啡、或類似場所呢? 也歡迎推薦分享你的經驗給大家知道喔! 🙂

相關文章:
在芬蘭養小孩(一): 暢所欲「行」
在芬蘭養小孩(二) – 到處都是遊樂場
在芬蘭養小孩(三): 新聞博物館,變身插畫兒童世界
在芬蘭養小孩(四): 跟幼兒一起逛書展
在芬蘭養小孩(五)-跟著音樂與詩,與寶寶跳舞吧!

歐迎加入北歐四季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更多生活思考
北歐四季 on Facebook
Twitter It! Plurk this! Share to Facebook!

If you enjoyed this post, please consider to leave a comment or subscribe to the feed and get future articles delivered to your feed reader.

Comments

在芬蘭的小朋友真是幸福

chanling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