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最後一個月,我與孩子在台灣度過。
自己一個人,帶著他上飛機,再自己一個人,帶著他回來。
這是媽媽第三次帶他回台灣。第一次是他滿七個月時,第二次是一歲兩個月,那兩次都是坐有寶寶籃的位子,而這回,也許是因為他自己坐一個位子(二歲以上不能再坐媽媽身上了,還有媽媽真的也不想再讓他坐身上了!),加上現在可以聽懂人話,可以多少講一點道理,整體而言,比一歲前後時帶他飛要輕鬆一些。
由於坐的是夜機,大部分的時候孩子都會睡,最主要的挑戰,是在起飛與降落的那半小時: 如何讓他乖乖坐在椅子上,綁好安全帶,不要亂動(比方爬起來看窗戶外面等),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時候都挺順利,而這孩子也真的算乖。
平常在路上不見得肯乖乖給媽媽牽手,這次來回的行程,必要的關鍵時刻都很聽媽媽的話,可以緊緊地牽著媽媽的手,走上半個多小時的路轉機;
原本不太愛坐推車的他,也願意在必要的時候,乖乖坐上借來的推車讓媽媽推著轉機好節省時間;
跟孩子一起的千萬哩飛行,辛苦的地方固然有,但整體而言,也親密而開心。
這次回台,除了媽媽自己收穫滿滿外,孩子也真的玩得很開心,兩個表哥都對他很好,會牽著他的手,跟他一起玩,做媽的看到孩子有玩伴,更是開心。
之前曾在文章裡寫過,我這孩子天性比較慢熟,在小朋友多的場合有時一開始會怕生,我倒也不擔心,一來孩子各有本性,家長本來就該學著尊重,二來這個年紀的孩子,比較常「自得其樂」,所謂的一起玩,常常都是「在一起,各玩各的」。
偶爾參加朋友的聚會,看到他在旁邊自己玩,別的朋友就會問:「他是不是比較喜歡自己玩?」坦白說,我也無法回答,因為我打從心底覺得,目前這個階段好像是這樣,但也不見得就是如此,結果這次回台就發現,的確不能太早用成人的角度,來給孩子下斷言,小孩真的在不同的情況下、與不同的人相處,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家這常自得其樂的小子,其實也是喜歡跟別的孩子玩的喔。
這次回台,每週週末固定與家人團聚,兩個表哥,一個大他十個月,另一個大他二十個月,年紀都算相近,表哥們都對他很好,雖然偶爾在玩的時候,搶他的東西難免,但小孩本來就是會這樣,也不傷感情,大部分的時候,兄弟們都相處融洽,有時三個人各玩各的,有時兩個兩個手牽手,這裡玩那裡玩。
我妹妹常說: 「自家人的小孩,特別容易玩在一起,也很容易親起來。」別人的經驗我不敢說,但以我兒子的情況看來,他確實跟表哥們熟得很快,不太需要什麼「熱身」,一下子就玩在一起了。
我們一家人,一起去了些好玩的地方,比方宜蘭的蜡藝彩繪館,孩子們光是一起坐著畫畫就很好玩了! 看他們的畫也很有意思,三個不同年紀的孩子,畫畫時想的真的就不一樣,我家這隻,此時還在隨筆亂揮的階段,滿紙亂畫,不過光是這樣,他現在的畫法,也已經跟半年多前很明顯的不同囉!
出外玩好玩,回家玩也好玩,阿媽拿出咖啡豆和盤子,這樣就可以一起玩很久了!
我也發現,他會想模仿表哥的一舉一動,有一次,我們去北藝大吃午飯,飯後在草地上遛小孩,結果他一看到表哥站到石頭上跳舞,他就跟著爬上去,邊學表哥跳,邊開心的又叫又笑,真的好有趣!
一個月的周末相處之下,感情大概越來越好,在要離台的前一天,兩小一起看電視時,竟然自然而然地出現這樣的動作: 表哥伸手過來摟著表弟,表弟呢,直接轉頭親表哥呢!
大自然的孩子,走到哪裡都一樣
平常,我們喜歡趁天氣好時,帶他去有草地的地方走走,比方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等…其實什麼玩具都不用帶,他光是玩阿公阿媽的椅子,撿地上的樹葉,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就很開心了!
我們也去了著名的新北投圖書館,媽媽看建築,他則是,在外面爬石頭,看水池。果然是在芬蘭成長的孩子無誤啊,最愛大自然!
還去了木柵動物園,第一次讓他看到企鵝和貓熊! 從此之後,他在路上看到貓熊玩具,也認得了喔! 而在動物園的這一天,這小子也是兩三個小時從頭走到尾,借來的推車都不坐,要用推的,堅持要自己來,愛走路的孩子,這一點完全遺傳自他爸媽!
而我,則喜歡捕捉他那每一個,用晶亮的眼神,全心全意活在當下,開心凝望的表情。
中文突飛猛進
這一個月人在台灣,原本就正處於語言爆發期的他,加上環境裡都是中文,真的就進步很快,有更多對話出現,可以順利地模仿大人一整段長句子,更容易表達自己(尤其是愛說「不要不要!」。
阿媽買的寶寶兒歌音樂,放沒幾遍,他就開始跟著唱,特別是唱尾音,比方妹妹背著洋娃娃裡的那句「樹上小鳥笑哈哈!」他前面都不唱沒關係,最後那個「哈—」一定要哈得很大聲、哈得很長、讓全世界都聽得到他在「哈」!
有首歌叫「划龍舟」,其中一句歌詞是「一、二、一、二」,他就很愛這段,每次就等著說「一、二、一、二」。
沒有特別教他數字,卻也常常發現他自已在那邊數「六、七、八、九、十」,也許他不一定懂那是什麼意思,也許只是因為我們家在五樓,每天爬上爬下都會邊爬邊數,聽多了就像是重複一段韻律一樣,會不自覺朗朗上口。
語言學習大概就是如此,到了某個階段,就算沒有刻意教什麼,孩子自己也會從生活中拾取那些元素,然後自然地運用出來,與其說要思考該教孩子什麼,反而更該思考父母自己的言行,如何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模範,因為此時的他們,真的是一塊大海棉,聽到什麼就跟著說什麼啊!
此外,有幾首兒歌,他已經記住一兩個整句了,比方「妹妹背著洋娃娃」、「小星星」、「魚兒魚兒水中游」…最近每天都要唱「魚兒魚兒水中游、游來游去樂悠悠」N遍,雖然是「五音不全」的唱,但媽媽我一點都不介意,我喜歡聽他那童稚的聲音,開心地朗誦著這些句子,打從心底只覺得,生命真是神奇!
我還很意外的發現,他記住的不只是兒歌的詞,還包括音樂! 一本童謠音樂,放個幾次後,他光聽到每首曲子的前奏,就會先把曲名報出來,這一點,我真的很驚訝! 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已經這麼自然的,有聞樂而認曲的能力,而且是在樂曲正式出來之前! 每天每天,養育這個小生命,都帶來好多驚奇和驚喜!
此外,他也仍然是那個,喜歡研究東西,每個機械電器都要拆開來玩、拆開來研究的孩子。在回台之前,因為唱遊課的需要,爸爸幫他用衛生紙筒做了個「望遠鏡」,回到台灣後,有一天他拿到一張紙,就自己「捲出」望遠鏡了!
他也第一次,騎到表哥的「酷騎」,還不太會騎,所以阿公阿媽和媽媽在旁邊推得很累,呵!
此外,還是很愛撒嬌! 下圖是對挪威來的叔叔撒嬌,因為他在叔叔旁邊轉來轉去,不小心跌倒了,叔叔大概是笑出來或配上好玩的音效,這傢伙就樂此不疲了,為了討好叔叔一直故意跌倒!
玩得開心起來,就常常笑得這麼High!
回程的飛機上,他也是一直對旁邊的漂亮阿姨撒嬌,沒事還會說「阿姨,漂亮!」,阿姨都甜到心坎去了,這小子則是根本撲到人家身上,媽媽我呢,就乾脆請阿姨陪他玩,我休息一下!
在台的期間,每天早上起床,一定是朝著阿公阿媽,飛奔過去,帶著最燦爛的微笑,給阿公阿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每天早上起床時,與每天晚上睡覺前,則是要給媽媽好多好多的親親,有一次出門去玩,住旅館跟媽媽和阿媽睡一張床,他也是在睡前不知道親了阿媽多少下,親到阿媽都要說,好了好了阿媽要睡覺了啦!
一位好友說,這孩子真是像蜂蜜一樣甜,就當做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吧,媽媽我真的是有同感,他從小就一直是個很甜蜜的孩子,跟媽媽很親密,且永遠不吝惜給一個擁抱、一個親吻,看到他張開小小的雙臂,露出天使般的笑容飛奔而來,心都要融化了…
現在回顧這一個月來的照片和點點滴滴,我看到的,是一個開心又貼心的孩子!
親愛的孩子,媽媽別無所求,只希望你永遠這麼開心快樂,順著自己的個性,健健康康地長大,勇敢又自在的成為自己,這,大概也是每個為人父母心中,最簡單也最深切的願望吧!
新年快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