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搜集城市記憶

推到 Twitter!
推到 Plurk!

一座城市的風景與記憶,可以用相機拍下,用畫筆畫下,用文字寫下,也可以用設計搜集。

最近,芬蘭傳統設計品牌Aarikka推出一個新的設計系列,用設計,搜集了五個赫爾辛基城市裡的雕像,不論是馬克杯、抱枕、布包、還是T恤,上頭的圖樣就是這五個雕像的剪影。


雕像本身做為城市或國家紀念碑的象徵,並不稀奇,不過我還蠻喜歡這個點子,請設計師將城市有特殊意義的雕像,搜入做成產品,一來慶賀芬蘭將至的九十歲生日,二來也讓我這個城市居民,忍不住駐足停步,再次凝視,這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同時也重新思考,雕像為城市與歷史記錄下的故事。

赫爾辛基是個適合行走的城市,她很小,不像世界級大城市一樣讓人驚艷,卻常可從小處看到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雕像就是其中之一,隨意走動,就會與雕像相遇。我最喜歡的,是這些雕像大都不招搖,自然地融在地景之中,可以是小處點綴的怡然風景,細細深究卻又別具意義。

雕像紀念的,有不少是對芬蘭歷史文化藝術運動等各領域有貢獻的人物,不過,紀念人物的雕像,也不見得要是人像,比方名作家Mika Waltari,曾在生前大聲說,千萬不要為他製作任何人像的雕像,如果要做,就在市中心做一間公廁吧!如今紀念他的不是公廁,倒是名為「The leading thoughts」的三塊石頭,抽象的雕像藝術觀者可自行解讀,卻也隱隱呼應了作家生前作品中曾提過的:「最長的旅程在人們自己的心裡。」

再說回這個帶著紀念意義的設計作品,五個被選作設計元素的雕像,各有代表性,對設計師來說,它們也是跨越疆界、人人皆可欣賞體會的價值,所以,不了解芬蘭沒關係,光看照片也可以很有趣。

首先,三個鑄鐵匠,象徵著勞動力、工作、與合作的精神。他們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最大的百貨公司正前面,亞歷山大購物街的起點,應該是所有觀光客都會經過的小地標。

雕像Havis Amanda,象徵著芬蘭的新生、喜悅、美麗、與春天。事實上,雕像剛完成時,其裸體與嫵媚的姿態也曾受到不少女性批評,不過時間証明,這裡早已成為市民聚會慶祝的好地方,而這赫爾辛基「波羅地海女兒」的印記,也總是年輕學生每年五月一日慶春狂歡的必選之地。我喜歡看她,望向港邊的模樣,像是在期待,一份希望與未來。(圖片背景就是赫爾辛基市政府)

位於赫爾辛基地標白教堂前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雕像,象徵芬蘭的歷史與社會發展。這位昔日的統治者,真心喜愛芬蘭這塊屬地,給予她最多的空間發展自己的社會語言與文化,一心想把芬蘭建設為整個帝俄內的榜樣,而他所象徵的,則是芬蘭在那段期間,得以發展自己文化語言的重要歷史片段。

愛國詩人J. L. Runeberg的雕像,佇立在市中心的公園裡,面向海灣,他代表著文化與文學。Runeberg當年用瑞典母語寫作,用最浪漫的眼睛,創造出歌頌人民與自然之美的詩歌,也為當年抬不起頭來的芬蘭人,建立信心,如今芬蘭國歌裡使用的,就是他的詩句。我喜歡上面這張照片帶來的愉悅,然而下面這張,好像更能代表他當年的時代使命。

曾為芬蘭贏得九面奧運金牌、三面奧運銀牌、破二十項賽跑記錄的運動健將Paavo Nurmi雕像,則位於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運動場前,象徵的是芬蘭人堅持到底的意志和運動精神。這個雕像並非呈現他的自然五官,因為運動家與雕刻家討論之後,決定塑造出理想「芬蘭賽跑者」的形象,以象徵一個典範。的確,運動不論在當年還是現在,都與民族自信心緊緊相連。

我喜歡看這些雕像的背景,因為雕像的故事,都在背後的時代裡,我也喜歡這幾個被選入做為設計剪影的雕像,五個雕像中,一個是俄國沙皇,另一個是說瑞典母語的芬蘭人,有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芬蘭辛苦又豐富的,真實過去。

翻翻過去幾年來的相簿,自己也在無意間搜集了不少城市的雕像記憶,同樣的雕像,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角度拍下,感覺都完全不同,也有如自己與雕像之間,在那個時刻,瞬間的對話。

(上圖:國家戲劇院前,面容愁悵的芬蘭文學之父:Aleksi Kivi)

(上圖:國家藝廊邊,受人歡迎的大畫家Albert Edelfelt)

也許,我們都可以為自己來自的城市,搜集一份設計記憶,不見得要是雕像,也可以是別的想像,每個城市、民族,都有適合它自己紀念歷史,建設市景的方式,只不過,有些還有幸留存,有些已被銷去,有些可能一直都在,只是等待被重新看見。

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想想,你所來自的地方、所居住的城市,有什麼東西,可以代表它,甚至可以成為設計的靈感?很多元素,相信都可以在記憶中留下一個城市,並為城市創造新意呢。

文字、圖片/北歐四季

歡迎參觀會持續更新的相簿:Statues in Helsinki 赫爾辛基雕像巡禮

相關文章:

芬蘭人難以承受之輕

讓我們變成一顆樹

相關類別:

我的創意思考

芬蘭社會文化大小事


歐迎加入北歐四季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更多生活思考
北歐四季 on Facebook
Twitter It! Plurk this! Share to Facebook!

If you enjoyed this post, please consider to leave a comment or subscribe to the feed and get future articles delivered to your feed reader.

Comments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很同意你所說的”用設計,搜集城市記憶”,
用名勝古蹟儲存一個城市的印象或許是必要,
但有時顯得粗淺和過客……
要能看進門道除了需要的是時間外,更需要智慧吧!
你筆下的芬蘭充滿人道和藝術的氣息~!
實在令人嚮往!

雕像!
在芬蘭是件藝術品!
是一件城市代表作!
是紀念歷史!
想想也來找找屬於台灣的
雕像設計作品!

bravetoto,
是呀,搜集雕像入設計品或紀念品,並不算新鮮事,會讓人覺得有趣,在於看到裡頭的故事,不然就比較像是普通紀念品了。
很高興你喜歡!大概因為藝術與人道精神,都是我在乎的事,所以看到的東西也比較偏向這一部分。:)

chanling,
很高興這可以帶給妳一點想法呢!有想到什麼,再來分享喲~

我對市中心那個 ” 三鐵匠 ” 的雕像印象還很深刻歐,
記得好像有此一說,
就,

” 從雕像身旁經過的若是處男/女,
三個鐵匠就會鏘鏘鏘地打起鐵來! ”

不知版主是否聽過咧?
( 還是我被騙了? )
O_o?

還有還有,
我在路得大教堂前的石階上發呆時,
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鴿子們很喜歡停在亞歷山大二世雕像的頭頂耶,
一隻飛走,另一隻就趕快來佔位子,非常搶手說!!

北歐的設計,一向讓我感受冷調明快
看了這篇文章,覺得溫暖多了…

「雕像的故事,都在背後的時代裡…..有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芬蘭辛苦又豐富的,真實過去。」

我喜歡你不看表面的角度,讓我受益良多喔!

molly,
哈哈,那個傳說我也有聽過,寫的時候就在想,也許有讀者會一起來分享,謝謝你呀~:p

另外,亞歷山大二世雕像的頭頂,沒有鴿子才奇怪,好像都該站隻鴿子的,呵,赫爾辛基的雕像,全部都是鴿子的遊玩地。:)

Silvia,
很謝謝你的評語,知道自己的用心有被體會,很讓人開心,也很高興這篇文章,為你心目中的北歐設計注入一分溫暖的氣息! 🙂

北歐的藝術與設計,讓我感覺就是溫暖與真實,沒住過北歐,所以常來這裡感受北歐設計裡的生活。

還有就像chanling 說的,看完你的文章,會想到自己的台灣,台灣在自家人眼中或許沒有太多人文藝術,但是在別人眼中卻是進步飛快的國家,所以若要為台北找到藝術代表或許不多,但或許就是台灣的代表~

但進步或許就是台灣的代表~(以上更正)>

JimiLeo,
謝謝你來訪!從每一日裡的生活中,體會這個國度,的確感覺很不同。隔了一個距離,再看自己的家鄉,也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其實台灣也是很有人文潛力的,只是要去發揮看見呢!有空,歡迎常來坐,或是飛來玩。:) 

[…] 用設計,搜集城市記憶 […]

看著「三鐵匠」的照片,讓我想起多年前往拉拉山一遊晚上參與農場舉辦的搗麻糬活動的畫面,一群大人和小孩圍在一起大家輪流費力的搗麻糬(1個人搗、另1個人揉),在互助中大家盡情享受歡樂。弄好之後,農場主人一一分送大家享用。回想大家一起吃著麻糬彼此相望的眼神,現在還能感受那種舒服和滿足。想想我們只要願意在生活中彼此多一點的付出和分享,也許最美好的地方已經在我們的身邊。
同樣想起的是一部賺我熱淚的日劇「小孤島大醫生」(共2部),在2006最後一集中也出現這樣的畫面。在這一個生活不容易的小島,大家能夠彼此互相幫助和分享,努力的生活充滿著對生命奮鬥的刻畫。現在為擷曲畫面再看DVD,眼淚還是同樣忍不住的潰堤。
是的,人生不全都那麼完美。因為愛,才讓這一切變的更完美、更有意義。
畫面1
畫面2

Peter II,
留言被擠到下面,下午回時沒看到,現在才發現。。:)
看你們搗麻糬的照片,也讓我感受到那樣的氛團呢,真的可以想像那樣的合作、付出、與幸福感!謝謝你的分享!:)

妳好~首次來拜訪

北歐,好令人嚮往的地方,

公共藝術也很漂亮,謝謝妳的分享^^

kleedream,
也謝謝你的稱讚,你的網站也很可愛呢!有空常來坐喲!

從jipin那裡來,看了你的格子,終於明白你為何都要花這麼多運費來買書了…

說到雕像,我突然想到,即使是小小的一個台灣,單是區域性的不同,雕像所展現出來得意義與型態就不盡相同。
小的時候雕像清一色是某某偉人的銅像,再來就是一些吉祥的動物。

在花蓮,石雕出現的更頻繁了,有時就一塊大石頭上面提個字也會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的….

城市的藝術、城市的文化、城市的記憶…..
只可惜太多的功利湧入,讓人欣賞的眼光都被磨鈍了。

seven,
謝謝你的來訪!運費都比書價貴兩倍,所以每次要買書前,都先挑了一堆,然後再不得左刪右刪。。

我印象中台灣的雕像,大部分都是偉人銅像,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平常會經過的路線上,都是偉人像~ 石雕,我也有點印象哩。

對我來說,芬蘭這裡也許是地方小,反而讓一些東西突出,視覺敏感度被打開,就更容易注意到一些細節。

[…] 用設計,搜集城市記憶 […]

[…] 這一年來,我看到許多品牌與創意人士,分別用有趣的方式為國家慶生:Aarikka用設計搜集城市記憶、Fazer巧克力發行藍白包裝紀念口味、文化界人士為國家設計二十幾種創意國旗、郵局則請人們用影像一起搜集芬蘭90年的生活… […]

不知道原來銅像還有這個意義
能為城市打造出神話
哈 我形容了太誇張
但我不曾 真的很少 在台北 我居住的城市裡
留連過街道上的銅像
印象中沒有
好像太過於忙碌的生活 會連一點閒情
都沒有 而欣賞藝術是件幸福的事
我不會創作 我美術遭透了
但我喜歡欣賞 知道其他人的創造力
就像你現在介紹的東西 讓我會更注意
我居住的城市 可以組成的元素有什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