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人活到老學到老

芬蘭是個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一點也不為過。芬蘭18-64歲的成年人進修的比例,在國際比較中名列前茅,約有54%的人在一年內曾參加過六小時以上的成人進修課程。三四十歲的人為轉業重進校園、頂著碩士學位的人修新學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為興趣而進大學讀書,都不奇怪。


Continue reading “芬蘭人活到老學到老”

活著就不需要去想賺錢為生…

因為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賺到了生命。

這是我從亞歷士。羅維拉的書「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裡,讀到的一句話。

他的目的不是在叫人不要工作,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激發心中的熱情,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不是因為其它的世俗原因壓抑了自己真正的渴望。工作,不只是維生,工作,是我們的生活,生活,就是生命。

年輕的時候,聽到這句話會拍手叫好,年輕時什麼都沒有,有的是青春與時間,最不在乎的是金錢,最嗤之以鼻的是世俗認可的成就。

至少我是如此。

年紀長了,不知不覺的,自己不再那麼瀟灑,不再敢太理想化,開始自動願意被說服,選擇比較安穩的道路,比較不會失敗的路,告訴自己這樣才理智成熟。

因為,真心的發現,錢雖然不是唯一,但是真的很重要。

誰都想過著不需要靠賺錢維生的日子,可是現實日子中,有柴米油塩要買,有生活的基本需求要顧,於是大部分的人都必須,賺錢維生,除了一些做著真心喜歡工作的人外,我相信不少人都只求工作不討厭,有一點收穫跟成長,就好。

此時,再看到這樣的一句話,會觸動一些年輕時,所沒有的感覺。

同樣同意這樣一句話,但是會去考量,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不太冒險的實現,並告訴自己,這是所謂的踏實。

僅管如此,也會反問自己,這是真的踏實,還是拿穩當當藉口,因為自己無形中變膽小了,變怯弱了?

是不是在覺得賺錢維生是生活必須的前提上,放棄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

發現,自己不再如青春期時那般勇敢、那般頭也不回地無所懼怕。

開始牽東掛西,努力在人生每個階段找出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然而,真正的平衡點總是難尋,再怎麼平衡,還是偏向一邊,中道,可以是求全,也可以是兩邊都不是。

發現自己不再敢莽勇,總要小心規畫,勇氣不再理所當然,需要更多的決心。

畢竟,賺錢維生,最簡單。

冒險,越來越難。

賺錢維生得到的,是實質的東西與看得到的機會。

為了可能永遠賺不到錢的潛能冒險,也許要更信賴,宇宙的神祕。

書中說,「有些人會用一些方法說服自己,和自我玩起捉迷藏遊戲:現在我要努力工作,拼命賺錢,等我賺夠了錢,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這句話其實隱藏著好多陷阱,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越來越難脫身,抽離與否,將會變成痛苦的抉擇。」

的確。年紀越大,越放不下,越往前走,越放不開

我從來就不是個努力工作為拼命賺錢的人,可是我也訝異的發現,自己也不知不覺中跟自己捉起迷藏來,那個年輕時黑白分明,要什麼不要什麼絲毫不妥協的自己,漸行漸遠。

那樣的自己非常不圓融也完全沒彈性,卻很清楚,很乾淨。

很年輕時為自己勇敢做出的一些選擇,在自己成年後的眼光下看來,曾覺得笨,現在猛然回頭卻發現,原來一直是最接近己心的選擇。

可能非常的另類,非常的欠考量,但是,卻百分之一百的自己。

我只希望,自己在尋找中道的過程中,始終記得那顆,年輕的心。

芬蘭人難以承受之輕

芬蘭人難以承受之輕,只有兩個字:瑞典。

星期天的冬季奧運冠軍賽,芬蘭人以二比三輸給瑞典,辛苦過關斬將贏來的銀牌,瞬間彷彿也頓失重量。


(輸了球的芬蘭球員,照片來自:赫爾辛基日報Helsingin Sanomat, Photo by FRANCK FIFE / AFP)
僅管早已習慣芬蘭人處處跟昔日的鄰國「老大哥」較勁,每每觀察他們較輸後了的反應,還是十分有趣。

我在芬蘭輸球的第二天,碰到了幾個芬蘭人。

芬蘭人一:「昨天真是陽光美麗的一天,只有一件讓人難過的事,發生在下午。」
我心想,難過?沒那麼嚴重吧,只不過是輸球給鄰居而已。
他接著微笑著說,「你知道的,我們輸給了隔壁可愛又可恨的兄弟。」

芬蘭人二聞此言,沉默不語,面無表情。此兄上次會面時還興高采烈地扯ice hockey的事扯了二十分鐘,今天居然一句對比賽結果的comment都沒有,顯然昨天一定十分不快。

芬蘭人三::「最近天氣真的是很美,就只有昨天下午,唉,我一個下午都因為這樣提不起勁,很難過的待在家裡。不過今天又是新的一週,我們應該忘記昨日之不快,重新開始。」

僅管她帶著笑,聽起來還真的有點小沉重。

「至少你們星期五贏了俄國啊!」我說,
「啊對,那的確是件好事!」她說。
「而且拿到銀牌已經很棒了啊!」我說,
「是沒錯啦,可是,重點是我們輸的是瑞典啊!」一語中的。

芬蘭人四,據說決賽前興高采烈地邀朋友賽後一起party去,賽後呢,電話不接,留言不回,整個人在星期天傍晚球賽結束後就完全聯絡不上,大概是自己喝悶酒去了。

芬蘭人五,也就是我家這位先生,下了一句總結:
「重點不是我們有沒有贏到獎牌,重點是我們一定要贏瑞典。」
「與其拿到銀牌卻輸給瑞典,我們寧可只拿銅牌,會是沒拿牌,只要有贏瑞典,大家應該會比較快樂!」

我想想也是,隔日報紙一打開,僅管許多芬蘭人熱情簇擁著迎接歸來的選手們,報上選來做頭條照片的卻多是哭喪的臉,從沒看哪個國家冰球得了奧運銀牌還那麼沮喪,反過來,要是輸的不是瑞典,或是只得了銅牌,人們的反應一定完全不同,肯定是大肆慶祝的。

我家這位先生,又忍不住來補充一段話:
「你看,僅管我們輸了,整個國家也因為輸球而結合地更緊密,更有同舟共濟的感覺啊!」是是是,這樣說也對啦。

芬蘭就是這樣,一直拿著瑞典照鏡子。從冰球、到教育、到藝術、到文化差異、到福利制度、到對待移民的方式,到生活中任何可以想到做到的事物,無一不可拿來從頭比到腳一番。

比瑞典好的,一定要拿出來大聲說給自己聽,
比瑞典差的,也不會客氣自我督促要朝瑞典看齊,
看到瑞典先開始又沒做好的,就會拿來當做警惕說「我們以後不要像瑞典那樣。。」,
發現瑞典走在前面做的比自己好的,就會說「看看人家瑞典這樣做,我們要多學學!」

有這麼一個有事沒事可以拿來相照映的鏡子鄰居,原來也是一件好事,我們不都是這樣,常在彼此的照映中更認識自己嗎?

芬蘭人不可承受的瑞典之輕重,說重也重,說輕也輕,既是不斷求進步的動力,也是生活的趣味所在,僅管偶爾因此沮喪,但那興奮感不也一直由此而來,我越來越 覺得,失重的情緒只是一時,事後大家一起拿出來調侃哀嘆訴說一番,再輕輕地一起跨過去,才是整個過程的重點,原來我家先生說的那最後一句,還真值得細細思 量。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