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兒子一起看了一本很可愛的芬蘭設計童書,叫做Hurraa Helsinki! (Publisher-Tammi)
這本書,是赫爾辛基設計之都2012的出版計畫之一,其實它也不止是童書,該說是一本不分年紀皆可閱讀的可愛小書,裡頭從一個家庭的早餐桌開始,因為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水壺,於是全家人出發到赫爾辛基城市各處,尋找一個新水壺,同時也到處閒逛,一點一滴地帶出赫爾辛基的設計、自然、人文、歷史、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芬蘭日常生活設計品。
Life, design, creativities from Finland
文學反映社會,照見人生,這裡是關於芬蘭文學與文化的介紹,也是我閱讀芬蘭文學的啟發。
今天,跟兒子一起看了一本很可愛的芬蘭設計童書,叫做Hurraa Helsinki! (Publisher-Tammi)
這本書,是赫爾辛基設計之都2012的出版計畫之一,其實它也不止是童書,該說是一本不分年紀皆可閱讀的可愛小書,裡頭從一個家庭的早餐桌開始,因為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水壺,於是全家人出發到赫爾辛基城市各處,尋找一個新水壺,同時也到處閒逛,一點一滴地帶出赫爾辛基的設計、自然、人文、歷史、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芬蘭日常生活設計品。
繼上次介紹過的芬蘭童書-爸爸的好兒子之後,今天再來介紹一本芬蘭童書: 女巨人與小矮人 (芬蘭文名: Jättityttö ja Pirhonen,出版社: Tammi)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女巨人與小矮人之間的友誼故事:
話說從前有這麼一個女巨人,手掌比飛機還要大,卻比誰都寂寞,因為她是世界上唯一剩下的女巨人,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而且無論她如何試著躲開人類的世界,龐大的體積,總會有東西不小心撞上她或是擦過她身邊,難能有一絲平靜。
同時,又有一個叫做Pirhonen的人,長得比許多人都矮小,卻有一顆對世界最好奇的心,他在一次不小心瞥見女巨人的身影後,就跑去買了一個望遠鏡,在自家的花園裡仰望星空,希望能更了解這個世界的奇蹟。
有一天,女巨人因為太寂寞而傷心,哭得唏哩嘩啦的,碩大的淚珠滾下山坡,竟把小矮人的庭院淹沒成河,然而小矮人不但沒有不開心,反而與他的愛狗一起出發,前去尋找女巨人,因為他們想做她的朋友,安慰她,給她溫暖。
小矮人與狗狗來到女巨人的腳下,想盡辦法讓女巨人看見他…當他們相遇時,女巨人告訴他,自己一向覺得,小就是美,她喜歡用放大鏡,看世界上美好的微小事物; 小矮人則和女巨人相反,他對一切大的東西都特別有興趣,也特別喜歡。
於是,截然不同、卻互相欣賞的兩個人,從此成為最好的朋友,他們互相幫助,互補不足,女巨人從此也不用再哭泣,因為她不再寂寞。
一個美好的故事結局,搭配了插畫者在最末頁那 夕陽般的溫柔色彩,讓人看了心也跟著暖暖的。小小的故事,也隱約提醒了孩子們,去欣賞與自己不同的人,欣賞每個人獨特的一面。
這種既清新又帶有啟示性的風格,一向是非常吸引我的芬蘭童書類型,而這本書的插畫者Kristiina Louhi,在芬蘭非常有名,也曾得過獎項,她的書,每一本光是視覺上就讓人看了覺得幸福,而這本書的作者Hannele Huovi在芬蘭已經寫了25年的童書,曾三次為丹麥安徒生童書獎的芬蘭候選代表,且作品被翻譯為好幾個歐洲語言,這本女巨人與小矮人是2011年芬蘭Finlandia Junior童書與青少年書籍獎項的候選書籍之一,而這兩位合作的書還不只這一本,將來我還會再為大家介紹其它她們的書籍。
註: 有興趣翻譯芬蘭童書的出版社,歡迎跟我聯絡。芬蘭這邊,對於芬蘭文作品,直接以芬蘭文直譯其它語言,對出版社也有一定的出版補助,可以多加利用。🙂
孩子漸漸大了,對書越來越有興趣,媽媽我也開始利用一下芬蘭圖書館的資源,三不五時就去借幾本風評不錯的繪本回來,念給小孩聽,自己也跟著欣賞。
芬蘭其實有許多繪本,內容與插畫都很出色,不過台灣似乎很少見,也沒聽說過有中譯本,我想,就在我的部落格上介紹幾本繪本吧,如果有哪家出版社有興趣翻譯或了解更多內容,歡迎跟我說,我也樂意協助喔!
今天先來跟大家介紹這一本非常有趣的芬蘭繪本: 「爸爸的好兒子」(Isän poika- by Leevi Lemmetty & Jukka lemmetty, Lasten Keskus)。
這本書,是我家小孩(一歲多)第一次能從頭到尾聽媽媽把故事講完還很融入的書! 而且他現在有事沒事,還是會一直把這本書從書櫃上拉出來,要爸爸或媽媽再講一次給他聽。有一回,我在芬蘭這裡台灣媽媽們辦的中文故事屋中講這本書,發現三四歲的孩子也一樣愛聽,媽媽我自己覺得,這本書應該是很容易吸引孩子,繪圖又有趣,值得推薦!
最近,芬蘭小說《遇見野兔的那一年》 (芬蘭文:Jäniksen vuosi),在台灣出中文版了。這裡不是要寫書評,只是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也做個很簡單的介紹。
小說講的是:一個中年的報社記者,在一次旅途中不小心撞上一隻野兔,然後一個男人與一隻野兔,在芬蘭的地圖上從一處晃盪到另一處,開啟了一場又一場意外的旅途與冒險。
故事本身帶著某種奇異的色彩,對我來說,像是似曾相識的芬蘭場景中,被揉進了某種程度的荒謬性,因為情節不太合常理,所以無法預期下一章會發生什麼事,因此讀起來更無負擔,就只是被詼諧的段落逗得發笑。故事本身像是個跳脫現實生活的奇妙旅程,然而一些描述人物的細節卻又隱約反應出芬蘭人的特質,(比方莫名其妙的、旁人看似沒什麼道理的芬蘭式固執),於是,小說就感覺既奇幻,又有那麼一絲真實潛藏在細節裡。
「In human clothing」,是一隻鵜鶘鳥,穿上人的衣裝,在城市裡探險的故事,也是一個小男孩,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自己的故事。
閒閒的週末,你做什麼?
我,聽Stan Getz慵懶的薩克斯風,讀一本美麗又詩意的書,叫做「豬」。(芬蘭文:Sika / By Julia Vuori)
這幾天似乎充滿童話色彩,丹麥安徒生大師的兩百週年紀念加上兒童節,春也同時帶著陽光空氣來到,譯一首春日童詩,分享一份春日幸福。
以前一直以為,姆米(moomin)來自日本,在我心目中,牠就好像其它日本人創作出來的漫畫人物一樣。直到老公告訴我,姆米實是來自芬蘭的,我還很不可置信的跟他爭論了很久。對姆米並不熟悉的我,直到去了芬蘭著名的姆米世界一探究竟,才深深著迷。
進 入這個姆米世界所在的小島,好像進入了一個現實中的童話世界。小島上到處都是姆米繪本中出現的人物、小屋、沙灘,好像姆米的世界活生生地搬到現實中 來一樣。我們在樹林裡,一步一步地在這個童話世界裡摸索,跟著姆米故事裡的人物,深入小徑,走到巫婆的家、走進迷宮、走過放滿貝殼的小屋,走向海灘的塔 樓。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從繪本中擷取出來的圖畫牌,分別用芬蘭文、瑞典文、英文,帶領訪客重溫姆米的故事。僅管沒有真的讀過姆米,卻會忍不住被圖畫 牌上的詩意文字吸引。
雖說是童話世界,卻在在不離生活,這也是姆米世界迷人之處,它呈現的,不只是一個虛構的幻想。在姆米爸爸的航海學 校,小朋友們興奮地在甲板上東奔西跑,煞有其事的掌舵、邊掌舵邊扭屁股、認真地和爸爸一起研究儀表、拿著油漆桶,同心協力地漆船。船的旁邊有好大一張航海 地圖,還有許多繩結的綁法、旗幟代表的字母等等,別說是小朋友了,連大人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在姆米的家,只見姆米的女朋友、爸爸、媽 媽,還有姆米故事中出現的其它人物,都被小朋友們團團包圍,小朋友們仰望著姆米們,試探地走向姆米中的人物,伸出好奇的手,小心翼翼地輕輕撫摸姆米家庭,天真的他們,眼睛裡閃爍著興奮好奇的光,開心的笑。他們摸著、抱著、親暱地說著:「你-好-嗎?」「你有-沒有-快樂的-天?」
發 自小朋友口中親切簡單的問候,讓人莫名地感動不已,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因為這些扮演嚕嚕米家族的人們,即使沒有小朋友在場的時候也認真扮演那個角色,用 繪本中的語言和彼此對話,他們用力用心地融入其中,帶給孩子們快樂;而小朋友們對嚕嚕米毫無保留的熟悉、撫摸、擁抱,問候,就好像對待一個老朋友一樣,他 們全然信任的眼神,和燦爛的笑容、在那一剎那將我心裡的童真深深撼動。
我們也走進姆米媽媽的地窖,架上滿是自己做的果醬、果汁,活脫脫就是傳統芬蘭廚房冰箱的寫照,每年,家家戶戶就是這樣大量地把採集來的莓子自己動手做成果醬果汁,小朋友們走進這裡,也許,就像回到了家。
來 到姆米的郵局,身邊的挪威父母正帶著小朋友一起寫姆米的明信片,準備寄回挪威,也有兩三個日本人,正在明信片上認真地刻畫給家人朋友的問候,明信片們 等著飄洋過海,我們也不例外的選了一張寫著嚕嚕米媽媽食譜的明信片,寄了回家。是的,姆米世界,正是讓人想起家、想起溫暖、想起媽媽的廚房。
這一個小小的姆米之島,彷彿承載著童年的希望和夢想,無形中將自然中的自在與快樂傳遞給每一個造訪的人,離開的時候,還可以感覺到空氣中的暖意在迴盪。
在姆米世界裡面看到這塊圖畫版後,整個心突然像被什麼震到一樣,被短短幾句話蘊含的詩意打動,僅管我當時並不清楚這個故事的前後文,但是文字本身的量,仍然莫名觸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