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有時候我覺得,所有的書寫,都離不開人生。
因為寫作的養份,從生活中來,而一段又一段如火車疾駛過的生活片段,都是人生獨特的風景。
僅管我未刻意書寫人生,然而三不五時留下的心情記事與生命思索,竟也不知不覺的,留下了生命的每一段歷程.

我的雙面人生

猶 記大學時,我喜歡上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電影「雙面維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於是就在法文課裡,將「維若妮卡」選為自己的法文名,當時的我只覺得女主角很美麗,名字很好聽,故事很值得玩味,卻完全沒想到,自 己竟在日後過起恍如「維若妮卡」般的雙面人生,只不過兩個「維若妮卡」都是我,一面是水上的林,另一面是水上的影,一面映著芬蘭,一面映回台灣。

從Mr. 6的「上班族硬起來」隨想生活

前兩天看見,Mr.6的人生專欄集結出書了,書名叫做「上班族硬起來」,由寶瓶文化出版。
我雖然不認識Mr.6,然而忘了從何時起,開始喜歡每周五去看他寫的人生專欄,因為裡頭對於人生、生活、個人發展、與工作的思考角度,十分新鮮有趣,僅管我不一定每個觀點都同意,然而每每閱讀,總是很能激發思考。
前幾週正好在工作上有些煩悶,重新翻閱同是寶瓶文化出版的「背著老闆的深夜MSN對談」,邊看邊笑之餘看見「上班族硬起來」,更是心有戚戚焉:我想上班族 人士都有很多共通的苦水要吐,也非常需要藉由閱讀或分享來換個角度思考,激勵自己的心志,至少這幾個字本身,就太符合自己這幾個月來的心境了。

北歐四季台北日記-返家

前天傍晚,我回到台北爸媽的家。生活在一趟飛行之後,又暫時換了個風景。
原本並沒有這個回台的計畫,因應這個臨時的改變,原本就忙碌的時節就忙上加忙。
工作上一直趕到上週五最後一刻,才氣喘如牛的跑去搭回家的公車;
當晚快速收拾些行李,週六一早與老公開400公里的車回赫爾辛基的家,繼續搬遷整理;
週一匆匆辦了些瑣事,週二一早的班機,在超過二十四小時的轉機行程之後,週三的下午,人回到了台北的家。
而我的行李,還在旅行,在赫爾辛基-巴黎-香港-台北的某個點上晃著,沒人知道在哪,也不知何時歸來,行李的晃盪,真是讓主人心焦啊。

生命中難以捉摸的時間

曾有家人朋友問我:「妳為什麼,總是找得到東西寫?」
我其實沒有特別的答案。也許對我來說,生活本身,就值得不斷書寫,看似平凡的每一天,其實隨時都在不斷發生,不斷改變。而時間,永遠走得比我所希望的快,我永遠也來不及記錄下所有的事物,補捉下所有的時刻。

生活,在北極星下

<在北極星下>,是芬蘭名小說家Väinö Linna的重要作品,而這名字,也有如我最近生活的寫照。
每天,在黑夜還未褪去,白晝還未醒來的時刻,我站在小鎮的火車站前,等待藍白線相間的老舊列車緩緩駛來。此時深藍的天色裡,總高掛著北極星。
車行十五分鐘後,會抵達我上班的城市。此時天色剛要微亮,深藍的晨幕裡出現的是淡淡的藍暈,而北極星,仍然在天上閃著。
我沒有拍到北極星,卻拍下了在藍幕中消失不見的時間。

出了火車站,我在冷風中繼續往辦公室前進,早晨七點半不到的時間,路上鮮少行人,陪著我走的,還是北極星,於是,我想起這小說。

翻開人生,那名叫「改變」的書

前兩天洗碗前,我照例去按下CD的PLAY鍵,沒想到傳出來的,不是我以為的舒緩柔亮芬蘭女聲,而是重金屬樂團Black Sabbath,愣了一秒後我笑出來,一定是老公昨晚睡前,悄悄換上了他最愛的音樂,只是我沒發現。
洗著洗著,Ozzy Osbourne的這首「改變」(Changes)突然從音軌上悠悠傳出,我不由自主地停下洗碗的手,思緒飄回許多年前,那個住在芬蘭小鎮上的自己,和我的芬蘭好友A。

夏夜,讀舒國治流浪集

仲夏夜,在開車五百里回鄉下的路程上,我讀舒國治的流浪集。
應該沒有什麼,比在行旅的車上讀流浪集更適合的了吧。
讀這本書,感覺像喝水,初嚐平淡順暢,在喉中多潤兩下,便嘗到一份餘味,再仔細從字裡行間讀去,盡是人生行旅中醞釀出來的真味,僅管我從未如舒氏這般瀟灑,無此精準文筆,更無那洞察世情的精彩,然而哪怕只是初讀,卻有彷若相識之感,和與心呼應之快。

北歐居,好不好?

這幾年來,北歐開始成了人人有興趣的夢想國度。有人熱愛北歐設計,有人佩服北歐教育,有人學習北歐競爭力,有人羨慕北歐清廉的政府,有人則嚮往自然平衡的生活,北歐雖然不見得什麼都好,然而與南島台灣的強烈對比,的確提供了一面不同的鏡子,更容易反射自己。

天才的啟示

前兩天在報上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標題叫做:「天才讓世界往前走」。
文章中說,人們對天才的解讀,好像總帶著一份神祕的氛團,因為改變時代的,彷彿就是這些少數的「天才」。

小國小語中的美麗人生

很多年前,在北歐不紅,芬蘭不熱的時候,我自己一個人,因著機緣,來到陌生的北歐國度,先是芬蘭,後是丹麥。
當時的我,對北歐國家一無所知,至多分得清楚北歐有五國,五個國家名字語言各有不同。

看的方法

很多年前,還在大學念書時,有那麼一堂課,指定參考書是: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註1)
這本由John Berger在70年代完成的重要作品,我其實早已不記得書的內容,也不記得當初到底是讀懂了沒有,只記得書很好看,而今天,這四個字突然就咚咚咚地,掉進我的腦海。

牆裡牆外的夢想

有人說,婚姻是牆裡牆外的問題。
我覺得,夢想,也常是如此。

最近以書信,和幾個很要好的朋友同學們,討論著生活。
大家都是性情中人,生涯的發展,卻完全不同。

@想收到最新文章通知,歡迎訂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