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雜誌上一個專欄作家,寫了一篇半自嘲式的對話,十分有趣,讓人從中看到芬蘭人的某種「小國情結」。芬蘭是歐盟的一份子,卻也是名符其實的歐盟「小國」之一,加上位於歐盟邊陲,經常歐盟正式發布的地圖裡,芬蘭國土都只露出一半,因為另一半被擠出去了。去年2006的下半年,「小國」芬蘭擔任「大歐盟」的輪值主席,於是就有了這麼個「小芬蘭」與「大歐盟」的對話,摘譯如下:
小芬蘭:「嗨,歐洲!可以聊聊嗎?」
大歐盟:「怎樣?」
小芬蘭:「現在半年的輪值主席已經過去了,嗯,你覺得如何?」
大歐盟:「什麼如何?」
小芬蘭:「就是,像我們這麼小的國家輪值,做得夠好嗎?」
大歐盟:「大小不代表什麼。」
小芬蘭:「大家都這麼說,但是有時候還是覺得,嗯….我的意思是,我們做的是不是符合期望?」
大歐盟:「什麼期望?」
小芬蘭:「就是,是不是都做對了,做好了?」
大歐盟:「是。」
…(略)
小芬蘭:「做得好,是怎麼個好法,有多好,你看起來好像不是真的覺得有那麼好。」
大歐盟:「是真的蠻好。」
小芬蘭:「哦!是真的蠻好,意思好像就是,只是一般標準的好之中的最好,並沒有什麼特別棒的地方,這是你的意思吧?」
………………………………….
整篇對話,繼續延續,「小芬蘭」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從「大歐洲」的話中雞蛋挑骨頭,好像不得到最好的稱讚不罷休,到最後「大歐洲」不得不說:
「對對對,沒有人做得比你更好,你是最好的,最棒的,最有效率的,運作最佳的,成果最讚的,最有活力的,做的好極了,不論是從前的或是將來的所有主辦國,沒有人做得比你好!」
「小芬蘭」這才心滿意足的說:「真是太謝謝你了!你早說嘛,我們就不用拖這麼久了。晚安!」
雖說這是篇半開玩笑的諷刺性對話,我卻覺得,真是對芬蘭人的小國情結,很好的描述!
芬蘭是個很有趣的國家,一方面,她近年來在國際上的各項評比中,從教育、政府清廉度、環境永續、整體競爭力上,都有著讓人注目的亮眼成績;另一方面,她的獨立建國時間還不到一百年,那尋找民族根源和建立民族認同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過。跟鄰國瑞典或丹麥人比起來,仍然可以三不五時地感覺到,不少芬蘭人的心理狀態,似乎略為缺乏自信,總是希望能夠從別人那裡,聽到對芬蘭的肯定,也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芬蘭。
老公說,只要是小國這一點都會特別明顯,台灣應該也是吧~
我自己是覺得,台灣有著更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卻也因著各種因素而使得民族認同模糊並充滿內在矛盾,芬蘭人對自己的認同方向倒算是清楚,只是自信心需要不斷強化、強化、再強化。
回頭看看芬蘭過去這一兩百年的歷史中,所有曾受到世界注目的人物,無論其領域或成就,是文學、音樂、 繪畫、還是設計,都在芬蘭認同的建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這個過程,也不斷地在持續中。
今年五月即將在芬蘭舉辦的「EuroVision歐洲歌唱大賽」,兩個男女主持人選今天正式公布,他們在接受媒體訪談時也不忘保証:一定會盡其所能,讓芬蘭這個地主國有最好的表現。
當然囉,不論是哪個國家的人民,碰到這樣的場合,都會有代表國家的榮譽使命感,只不過芬蘭人好像在這份使命感之上,又多出一些什麼,除了會在全世界的面前,展現出芬蘭最好的一面之外,我相信他們也一定不會忘記,搜集各種好的稱讚與回饋,因為這一點對這個民族很重要,每一個這樣的時刻,都是証明芬蘭、強化自信的機會,雖然有時看了覺得莞爾,卻也頗為佩服,因為要有這樣的集體意識與向心力,還真不容易呢。
本文為芬蘭-社會文化大小事系列
絕對相關之文章:芬蘭人難以承受之輕
關於Lordi和歐洲歌唱大賽:另類芬蘭贏家:妖怪樂團
照片:離赫爾辛基50公里左右的芬蘭老城Porvoo,居民大都操瑞典母語,芬蘭重要畫家Albert Edelfelt誕生於此,而浪漫主義愛國詩人Johan Ludvig Runeberg則曾居住於此,兩人都是瑞典母語,也都曾在建構芬蘭認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就留待以後再說。
其它連結:Porvoo相簿 (照片說明的部分,這兩天會再補上:))
您這篇寫得很好,我把它推到黑米上頭了,跟您說一聲。
http://www.hemidemi.com/bookmark/info/471006
聽你這一講,我又想起T台做的芬蘭系列報導,小國雖小但志氣與自我期許都不小,這一點的確值得鼓勵一下啦
bwPingu,
謝謝你的推薦!:)
minami,
我沒看過電視的報導,不過我覺得,借鏡他國的同時,如果能多深入一些真實面,才會更有啟發哩,找出自己是誰,也許就是個起點。
同意妳的觀點唷!更認同妳所說的,如果電視報導時能多做些深入觀察,更能具啟迪!只是,嘿…有時總抵不過「重大新聞」與「社會新聞」….深入報導就相較下就只能這麼驚鴻一瞥囉….
我覺得北歐,的確有很多值得借鏡的地方,不過還是要深入了解前因後果,才會有真正的助益,就是因為電視新聞不太可能深入,所以需要用部落格,來提供另一種聲音的觀注。:)
這點我完全同意!新聞的東西種有時間性,一篇新聞稿的閱讀時效總顯得如是短暫!這也是我愈來愈喜愛部落格之處!雖然部落年齡還很輕!
當然也希望國內在做報導時,不是聽到風就說是雨!期許更多深入有內涵客觀全面的探討囉!
我也覺得日本有這樣的小國意識,總說自己小,
總對自己的表現沒信心,需要左顧右盼,看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可是日本那裡算小啊!
國土比大多數歐洲的國家都大,
經濟能力和一億三千萬的人口更是無法輕視的存在,
他們卻老說”我們很小”,”我們沒有資源”…
「大」「小」恐怕不是實態而是心態吧?
蘋果樹,
完全同意,也很驚奇聽到,日本原來也有小國意識哩~ 看來芬蘭與日本心理上的相通之處又多了一個!:)
日本跟丹麥則完全反過來,丹麥雖然真小,也會說自己很小,所以要通多種語言好向外開展等等等,但這個民族的心理質量可一點不覺得自己小,什麼都是丹麥最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