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現代城市夢境


「In human clothing」,是一隻鵜鶘鳥,穿上人的衣裝,在城市裡探險的故事,也是一個小男孩,在陌生的城市中,尋找自己的故事。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隻鵜鶘鳥,獨自降落在城市的沙灘,牠穿上人類的衣服,開始了從動物邁向人類的漫長過程。牠學習人的語言,嘗試過人的生活,建立 新的身份,一步一步地,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終於,牠在歌劇院裡找到了工作,甚至愛上劇院裡的芭蕾舞孃,沒有人,發現牠是一隻鵜鶘鳥,直到牠遇見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在同樣的夏日,和他的媽媽搬到城市中,跟鵜鶘鳥住在同一棟公寓裡。打從第一眼,小男孩就知道,這是一隻鵜鶘鳥,不是人,然而,沒有人相信他,連一向對鳥過敏的房東太太也不相信他。

小男孩與鵜鶘鳥,開始建立起一段特殊的友誼,小男孩教鵜鶘鳥認字,為鵜鶘鳥保守祕密,而鵜鶘鳥,則告訴小男孩牠的故事,和牠學著做人的理由。在陌生的城市中,小男孩與鵜鶘鳥,在生活上互相陪伴,在心靈上相互補給,小男孩知道,只有鵜鶘鳥了解他的苦惱,和他的孤單。

有一天,出現了一個小女孩,在她眼裡的鵜鶘鳥是個怪物,她的嘴角總輕蔑地露出對鵜鶘鳥那長脖子與尖嘴巴的嘲笑,於是小男孩陷入兩難,希望獲得同儕認 可的無形渴望,與心中的友誼開始抵觸。鵜鶘鳥對小男孩微妙的情緒渾然不覺,一如往常精神十足地過著人的生活,當牠以自然風趣的舉止贏得了小女孩的友誼時, 小男孩的困惑也無形中迎刃而解,三人同行的快樂時光彷彿將從此無止盡地延續,而鵜鶘鳥轉化為人的過程也近乎完成。

然而事情並不如想像中的完美,在小女孩不小心地洩漏下,鵜鶘鳥不是人的事實終於被揭發,而鵜鶘鳥也因此被抓到城市的動物園裡不得自由,僅管牠已經擁 有所有與人相同的學識、才能、語言、甚至藝術才華,此時卻再也不管用,只因為人們開始「看到」- 牠是一隻鵜鶘鳥。小男孩得到消息後,與小女孩徹夜趕去將鵜鶘鳥救出來,然而,卻也到了他們不得不永遠說再見的那一刻。一段美好的友情就此告終,卻教給了小 男孩生命中重要的一課。

雖然鵜鶘鳥是故事的起點與終點,小男孩的心理成長過程卻也同樣真實動人。鵜鶘鳥的故事結束了,小男孩的故事會繼續,而他的人生故事中將永遠包括了這一個難忘的夏天。

芬蘭小說家蓮娜柯羅,用細膩動人的筆觸刻畫每一個人物的心靈圖像,每一段篇章都有如夢境般詩意。在故事的最開始,小男孩剛抵達城市不久的夜晚,就做 了一個寂寞的夢,他總是在夜裡做夢,只有在夢中,他可以在現實與夢境中自由來去,他在夢裡回到鄉下的家,那個在湖畔林間的家,夢中的爸媽不會爭吵,總是安 靜地躺在一起,有如一幅靜止的畫像,這樣的景像在記憶的現實中卻從未發生過,而現在的爸爸身邊躺的也是另一個人,因此,他和媽媽才搬來城市。

於是,追求夢想的,不只是鵜鶘鳥,還有小男孩。鵜鶘鳥夢想著未來,夢想成為一個人,小男孩則夢想著過去,回到那個有他的大狗、有他熟悉氣味的地方。然而當他如願回到想像中的過去,記憶中的氣味卻早已不存在,從這裡,小男孩悄悄地長大,原來真正的夢想只活在現在。

整個故事由作者充滿圖畫想像力的文字風格娓娓道來,讓讀者也不由自主地進入了人物的感受與夢境,夢在夜裡環繞,也在現實生活中迴盪,誠如作家自己所 言:「當夢想延續,夢便不只是夢。」僅管鵜鶘鳥化身為人追求夢想的本身彷彿是個現代城市夢境,然而當想像中的夢境失落後,或許也將藉由另一種形式,在另一 種思考價值觀中延續,一如鵜鶘鳥最後的抉擇。夢境不斷改變,生命也是,不斷地從追求與改變中累積起來的生命圖像,在存在的那一刻便是永恆,這是鵜鶘鳥教給 小男孩的最後一課。

這是一部動人的小品,字裡行間淡淡地帶出對夢想的追求,與對現實的體悟,許多富有哲理的對話,也讓人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

照片:攝於畫展中,時間是2004年5月左右,事隔久遠,我已經忘了這位芬蘭現代畫家的名字。讀這本書的差不多同一個時候,我也去看了這個畫展,感覺上畫展和這本書,在氛團上真有幾份呼應呢。

5 Replies to “【童話】現代城市夢境”

  1. 您好,我是一名芬兰语专业的学生。我读过您的书,写得很有趣!!我正在准备中的毕业论文想写关于leena krohn的。刚刚读了您写的关于《In human clothing》的文章,觉得很有启发。您能再给我讲讲吗?讲讲您对leena krohn作品的看法。其实,我现在论文进入了一种僵局状态。。。能给我些意见吗?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