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一只讓人不想拿下的戒指
在所有的珠寶首飾中,我一向對戒指情有獨鍾,尤其是銀戒指。
然而所有買過的戒指,我都戴不長。
戴不長的意思是,只要手上有戒指,我戴不到兩小時就會忍不住想把它拿下來,因為戒指讓我感到某種「束縛感」,只要我手指上「有東西」,我就想「拿下來」,因此我一直以為自己不適合戴戒指,直到我遇見一只,讓人不想拿下來的戒指。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我在赫爾辛基設計週所舉辦的「設計市集」裡找到它。我的朋友、也是定居芬蘭的台灣珠寶設計師郭昭賢(Kuo, Chao-Hsien),在「設計市集」裡擺攤位。我和老公前去閒逛兼捧場,一如往常,我的目光停留在昭賢設計的美麗戒指上。
那是一只讓我聯想到樹葉的銀戒,昭賢將它取名為「森林」(Forest)。
可不是嗎?這銀白色的戒指,看上去既美麗又有個性,就像芬蘭夏日裡清新而有著自然淡郁的森林枝葉,也像冬季裡被白雪凝結的枝幹,第一眼我就喜歡上了,卻不知道該不該買。我站在那裡,猶豫著,因為我知道,欣賞歸欣賞,我不是個戴戒指的料…然而最後,我還是抵擋不住銀戒的吸引力,決定先把它帶回家再說。
我將銀戒戴在手指上,出乎意料的,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想拿下來的感覺,只覺得它在手上,就是「剛剛好」,就是「很順」。接著好幾天,我作實驗: 戴著銀戒出門,戴著銀戒打電腦,很舒服,不僅不想拿下來,一拿下來還會覺得手上「怎麼突然少了個東西」,如果說我一開始買下這只戒指,只是因為喜歡它的造型,那麼現在讓我我驚艷的,是它細膩的設計品質! 於是我才終於明白,不是我不適合戴戒指,是我一直沒遇到適合我的戒指。而一只好的戒指,不僅不會感覺是手上的累贅,還會讓人—「不想拿下來」。
我告訴老公這個「神奇」的新發現,然後我拿著戒指,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它的設計質感與美麗弧度,哪怕只是外行人看門道,我仍然打從心底體驗到,看似小小的戒指,要能讓人戴在手上既不鬆脫,又不太緊貼,既美麗,還讓我的手指有空間可以「呼吸」,裡頭,是設計,是創意,也是技藝、品質、與功力。
從這只戒指開始,我感受到: 一個適合自己的好設計,沒有它你會感覺到「少了」,相反的,不適合自己的設計,哪怕擁有它也會感覺「多餘了」。
原來所有的設計品,真正的存在意義,都在我們真實的體驗裡。
於是,這只戒指對我而言,也不再只是一只「讓人不想拿下的戒指」,我還經由它重新思考、感覺,什麼才是一個好設計。
另一組我還未擁有,卻一直很欣賞的作品,是昭賢設計的Sign Ring系列。我一直覺得,這個設計很有趣,想像一下,當email和手機簡訊裡常見的「表情符號」(Sign) 躍上手指頭,會是什麼樣子?
看看這個笑臉,多溫馨:
覺得生活是個大謎題嗎,就把問號戴在手上吧:
或是很有個性的來一筆驚嘆號:
和最適合送給情人的一顆愛心:
其實這篇文字,我在三年前就寫好了,卻一直沒來得及分享,因為當時想把相關的一系列寫完再發表,結果在生活的變動與忙碌下,一擱就擱了三年! (我還真會擱…) 正好這兩天看見昭賢(Chao)和其同是珠寶設計師的夫婿Eero,正在他們的臉書專頁上舉辦「留言抽獎送戒指」的活動,就藉這個機會分享這篇置放了許久的感動與文章,也分享活動消息給大家:
在8月10日之前,只要前往這個照片頁面留言,告訴Chao & Eero你最喜歡以下四款中的哪一款戒指,就有機會抽中昭賢親手設計的Sign Ring:
想要擁有其中一只Sign Ring的朋友,別忘了這兩天趕快去這個照片頁面留言哦 ,也許其中一只Sign Ring就會成為你的,一只不想拿下來的戒指。:)
* 以上所有照片,來自 Chao & Eero Jewel、Chao & Eero Jewel臉書粉絲頁
歐迎加入北歐四季臉書粉絲專頁,分享更多生活思考


If you enjoyed this post, please consider to leave a comment or subscribe to the feed and get future articles delivered to your feed reader.
<3好可愛喔!好想要 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