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我們母子又有了芬蘭生活中的一個新鮮體驗: 第一次,一起去超市街頭賣東西,賣芬蘭童軍傳統的耶誕月曆!
我原本一直以為,如果要母子上街賣東西,應該會是賣「餐廳日的小吃」吧,結果沒想到,我們的第一次,是去賣耶誕月曆,然而也更有意義!
事情是這樣的: 這個秋天,我和阿雷一起加入了小城童軍團專門為學前幼兒和家長舉辦的「家庭童軍團」,每年在十一月時賣芬蘭耶誕月曆,是芬蘭童軍團的傳統,於是我和阿雷馬上響應,畢竟秋天短短兩個月內,我們母子兩人都從童軍團的活動中收穫很多啊,感謝他人的無私付出之餘,我們當然樂意盡我們的義務幫忙,而且所有收入都歸芬蘭童軍團和小城童軍團運用,響應付出,也是幫孩子們的活動多籌一些資源呢。
這是我第一次上街對路人賣東西,感覺很刺激好玩,還沒去之前我居然已經開始期待了! 東西通通擺出來: 月曆、傳單、零錢盒、膠帶,小城童軍團的圍巾、小朋友自己用樹葉印的圍巾。
到了超市,佈置好攤位,我往前一站,手拿著月曆,開始對路人們一一說「童軍團耶誕月曆」喔,邊「叫賣」邊觀察路人的表情,其實很有趣。
有的人禮貌性的搖搖頭說不,有的人假裝沒聽見沒看見,有的人一直滑手機,有的人會好奇問一下價錢,有的人說哎呀我很想支持,但我已經買了啊! (因為到處都有童軍團在賣,不是只有我們),有人搖頭說我不是童軍團的,有人則熱情回應「我每年都一定要買童軍團的耶誕月曆,今年也不例外!」還有人直言說: 「我很想買,但我只想跟小朋友買!」
可惜當時阿雷還躲在後面不肯出來配合,我根本來不及說我這裡也有一個小小朋友啊,客人就快速飄走了。 而阿雷呢,他一開始躲在一邊,無論怎麼哄都不肯出來幫忙賣,後來他坐在旁邊的桌子上看著路人,直到我告訴他: 「真的有人只想跟小朋友買呢,你可以來幫媽媽嗎? 其實你只要站在媽媽旁邊就好了喔!」
說來真的很神奇,五歲的小小孩一站到我身邊,手上舉著月曆,哪怕他一句話也沒說,十分鐘內就來了兩個人光看著他就笑笑的掏錢了 (果然大家都想買小朋友賣的東西啊,好像是給他們一份支持一樣! ),我也藉著這個機會,讓阿雷有機會學習服務,讓他自己負責給客人月曆,幫忙收錢,媽媽找好錢請他交給客人,同時對對方說謝謝。
有了一次成功的經驗後,阿雷興緻大增,開始越來越大膽,會拿著月曆搖來搖去,一會舉高高,一會左搖右擺,當他聽媽媽說「這裡有賣童軍團耶誕月曆」說了至少有一百次之後,竟然主動跟我說: 「媽媽你下一個不要說,我也會說了!」然後他就如法炮製,下一個路人經過時,他就用細細小小的聲音說: 「童軍團的耶誕月曆喔!」(partiolaisten adventtikalenteri!) 雖然路人沒有買,但小孩可愛的舉動還是把人逗笑了。
我也一直給他機會教育: 別人不買沒有關係,我們還是要開心地繼續賣下去喔!
最後,我們母子倆成功地在一小時內賣了八份月曆,真的很開心! 上街「叫賣」其實挺好玩的,我很喜歡也還想再找機會去賣,但前提是要賣「我真的喜歡或覺得有意義的東西」才行,更重要的是,阿雷也有了人生第一次「上街賣東西」的經驗,我們又一起在芬蘭,經歷了人生中的另一個「第一次」!
芬蘭傳統耶誕月曆,原來來自童軍團!
我也是經由這次的體驗才知道,原來當年把「耶誕月曆」這個傳統引起芬蘭的,就是芬蘭的童軍團。
所謂的耶誕月曆,或更正確的說是「將臨月曆」(Advent Calendar),指的是在耶誕節前的四周開始使用的月曆,每天都可以打開一格,藉此等待盼望著耶誕的來臨。
1947年,芬蘭童軍團把將臨月曆引進芬蘭,從此之後將臨月曆或耶誕月曆,就盛行於芬蘭。 雖然現在商店中有樂高耶誕月曆、巧克力耶誕月曆等琳瑯滿目,但是童軍團的耶誕月曆跟一般的耶誕月曆不同喔!
市面上的「耶誕月曆」通常從12月1日開始計算,但童軍團的耶誕月曆維持傳統,固定從慶祝將臨期的那個周日開始(通常是11月底),也就是說,童軍團賣的其實該說是「將臨月曆」,也是芬蘭最傳統、原汁原味的「耶誕月曆」!
寫文的同時,跟朋友聊天才知道,原來各國童軍團在耶誕前會賣的東西不一樣,芬蘭童軍團選擇賣將臨月曆,反映的是一份對歷史傳統的珍視啊! 因為將臨月曆,正是芬蘭童軍團歷史的一部分呢!
除此之外,六十八年來每一份月曆的設計都不同,每一個階段都反映了當年的設計傳統,芬蘭童軍團也在網上詳細列出不同年代的將臨月曆設計師、及其風格與特色。我看了說明之後,就愛上這樣的傳統了!
這顯然是一個有「歷史」的月曆,它記錄了傳統的流變,寫下了不同年代的風格,還記錄了芬蘭童軍團的歷史,又珍視不同年代的設計並認真保存,這樣的月曆我真的很樂意幫忙賣,再說,賣完後的所得,都會全數用在孩子的童軍活動身上,何樂而不為呢?!
就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這既是傳統、也是生活設計品的「芬蘭童軍團將臨月曆」(所有照片都擷取自芬蘭童用團宣傳將臨月曆的網站,我只有取一部分作例子,網站上可以欣賞更多喔: all the pictures below, source: Adventtikalenteri (http://www.adventtikalenteri.fi/galleria/)
每十年,一個傳統的回顧 1940年代的將臨月曆,通常是一個房子上面很多窗戶的概念,每一天都開一個窗格:
1950年代的將臨月曆背後總寫著,「將臨月曆的目的,是讓孩子在等待耶誕之時有更多的樂趣,用充滿色彩的繪團幫助他們一步步期待耶誕的來臨… 如果把月曆掛在窗口,每打開一格,那一格都會有光線透進來,照亮打開的那一格月曆。」所以從50-80年代,月曆的背後都是用某種烘焙紙的材質,好讓光線容易穿透照亮圖片,隨著等待耶誕,光明也一步一步地進屋來,真是很棒的的想法啊!
1960年代,有的月曆開始設計成可以折疊然後成為立體式的站在桌上,比方1960年代的房子,和1962年的燭火。
1970年代的風格:
1980年代,第一次在月曆的反面印上出版者 芬蘭童軍團的字眼,前面是芬蘭文,後面是瑞典文 Suomen Partiolaiset – Finlands Scouter ry
1990年代:
2000年代,除了將臨月曆之外,也會同時附上六張明信片。而2007年為慶祝童軍團的將臨月曆傳統滿50周年,特別選出前幾年最受歡迎的將臨月曆-2001年的那份月曆,重新印製並請插畫家為每一個窗格都畫一次新圖。看! 2001年和2007年果然是姐妹作喔,而且我也喜歡這張的感覺!
最後就是2010年代之後的月曆:
這樣一個一個年代的欣賞下來,自已都覺得跟著歷史走了一趟,也對「將臨月曆」這個傳統又多了一些新的認識。同時不禁「第100次以上」的感受到,芬蘭人真的好在乎歷史啊,一個小小的將臨月曆歷史,都有這麼多的記錄和考究,假想一下,當全芬蘭每個組織、每個城鎮都這麼做時,這個國家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歷史中,留下來的「傳統」和「記錄」其實根本是出奇的完整與豐富,也因此讓住在這裡的我們,永遠有探究不完的故事了。
就在這裡為自己的新發現作記錄,也分享給大家。:)
* 芬蘭童軍團將臨月曆的照片,皆取自童軍團的將臨月曆網站
* 有人有興趣一起體驗使用芬蘭最傳統的將臨期月曆嗎? 有的話歡迎出聲,我們可以討論是否方便郵寄,月曆是7歐元,但是額外的運費要自己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