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幼兒園新生活(1-7天): 關於安全感、愛、與分離焦慮

一轉眼,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七天囉! 雖然每天只有短短的兩小時,然後,我卻覺得,我們母子都有很多收穫。

觀察自己的孩子,上幼兒園的反應,讓我更了解他;

看幼兒園的老師,如何處理衝突,讓我有所學習;

看幼兒園如何安排孩子的作息與規律,讓我也有些體悟;

最重要的是,每日兩小時的分離時間,我和孩子都適應的出乎意料的好。他在老師的帶領陪伴下,一點也不想念爸爸媽媽,而媽媽我呢,每天有兩小時多自己在家的清靜時光,真是一大享受,不但沒有不捨得他、期待他趕快回家,我還忍不住希望,再久一點點,讓我可以做更多事呢。

然而,在他回家的那一刻,我們都好高興看到對方,總是要給彼此一個好大好大的擁抱與親吻。每日的短暫分離,沒有讓我們母子變得遙遠,反而是各有所得,也更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我先把每日的狀況記錄下來,最後,再寫一下這週的綜合觀察和心得。不想看細節的可以跳過每日記錄,跳到文章最後看心得囉! (綜合心得在小豬圖片的後面)

IMG_8108

【幼兒園的第一天】出乎意料的馬上適應?

10.00到,一到就看到一堆小朋友坐在木屋露台上喝水,阿雷馬上頭轉過去,害羞想走,之前第一次來造訪時,很照顧他的阿杜哥哥馬上過來迎接他,他也不理,倒是老師很有經驗,馬上叫阿杜帶他去看上週五一起吃的莓子叢,兩個小男生就跑去了。(筆記: 用小孩熟悉的事物來引導他,果然有效!)

有幾個和我們一樣,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小孩,有的家長會跟在旁邊看,老師也邀我,可以跟著阿雷後面沒關係,我說不了,他要是適應得好,我能不跟在旁邊最好。既然決定讓他來上幼兒園,我就信任老師能帶好他,不用跟前跟後,更何況孩子不需要我,我又何必緊跟著看呢。(老師的作法也是有道理的喔,他們一直強調,家長比孩子還需要適應,也許,要家長跟來看,也是希望讓家長們能放心啊)

接下來一個多小時戶外時間,天氣好得不得了,小子玩好多車、玩水道、玩船、玩扮家家酒…想上廁所、喝水的時候他都去找熟悉的蓋亞老師,完全沒來找媽媽,後來老師進去做飯,一堆小朋友在他旁邊共用一個桌子玩,他也沒問題,一直到11.20,大家進屋去吃午餐時,我要帶他回家他還跟我說: 「我不要回家! 我要留在幼兒園!」並且堅持要留下來跟大家一起吃午餐! 老師說,今天太臨時了,沒準備他的餐盤與杯子,還是從明天開始吧,明天他就可以留下來吃午餐了!

他對幼兒園的喜愛,讓我們大家都意外,大概很少有孩子,第一天就愛幼兒園愛到不想回家吧?! 而媽媽我,當然是很開心。

IMG_7988

【幼兒園第二天】信任感深厚的孩子

一到幼兒園,他就直接衝去玩三輪車,媽媽我一直站在遠遠的地方看著。看他在地上,玩車車玩得超嗨,老師走來我身邊跟我說: 「他適應地超好,妳要不要離開一下,去做點別的事再回來接他?」另一個老師則過來對我說: 「他真的是個很容易信任大人的孩子啊,很有安全感,一定也因為過去兩年多都在家裡由爸媽照顧的關係。」

媽媽我也很開心啊! 過去兩年九個月的時間,雖然帶小孩也有很多缺失,少讓孩子在溫暖的家中,成為一個有安全感、容易信賴別人的孩子,媽媽也好欣慰呢!

自我意識變強的他,玩到一半,看到有姐姐把他玩完放一邊停子的玩具車們拿去玩,還馬上衝過去跟人家大喊: 「不可以!不可以! 妳不可以拿我的車車! (EI! EI! EI! Ei saa ottaa minun autoja!!)」當然就被老師赳正了,告訴他,車車是幼兒園的,大家都可以玩喔!

中午老師帶他進屋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吃午飯,吃了粥還吃了三片面包,午休時間前就把他帶來給媽媽,跟媽媽回家。老師說,他適應得超好! 明天起,媽媽其實已經可以不用跟了(因為他根本從頭到尾也沒找媽媽啊!)。

IMG_8099

【幼兒園第三天】媽媽也上幼兒園?

前一天晚上,他跟我們說可以自己去幼兒園,今早一起床就又說他不要自己一個人去幼兒園,要爸爸或媽媽一起去(跟其它媽媽聊才知道,小孩都會這樣!),所以我又跟去了,坦白說,我覺得待在那裡很有趣,可以觀察老師怎麼帶孩子,也可以看別人的孩子都有什麼反應。

不過我猜他所謂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只是想要媽媽一開始把他帶進去,因為到了現場,他就自己跑去玩了,我故意跟他說媽媽要離開一下,跟他說拜拜,他都無所謂,玩到根本沒空理我,然後老師就安排我進到木屋內等待,坐在佈置美好的沙發裡休息看書,手上拿著一堆芬蘭華德福雜誌吸收新知,身邊環境溫馨又舒服,光看著就覺得享受啊!

我突然覺得,好像自己也在上幼兒園一樣,只是和小朋友們不同組!

午餐時間之前,有兩個小女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幫忙準備午餐擺設、幫忙上菜,感覺好棒! 吃完午飯,小孩就被帶出來,說他把午餐湯喝光光,又吃了三四片面包,他也一臉開心的樣子,媽媽也覺得開心。

IMG_8092

【幼兒園第四天】觀察,孩子的安全感哪裡來…

到了幼兒園,一開始沒看到熟悉的蓋亞老師,換成是別的老師來迎接他,他就害羞了,可見他是那種一開始會認定一個成人,然後就有安全感的小孩,K老師一出現,他馬上高興的說「妳在這裡!」然後就不需要媽媽了。老師則說,「他年紀還小,會對陌生人或環境害羞完全是自然的現象,重點是,他很有興趣認識新環境,又很能信賴人,這點很棒。」另一個老師則來問我: 「妳是不是有常帶他到遊樂場玩?」我說是。幾乎每一兩天就去,夏天更是常常天天去。「難怪,他看來很適應這樣的環境!」

後來,進屋午餐前,我聽到好幾個人在喊他(大概是玩到沒發現進屋時間到了,我在另一邊沒看到),然後他就突然哭了,還問了一句「媽媽在哪裡?」,媽媽我故意躲在另一角不過去(後來老師說: 這樣的作法很恰當! 呵),老師也很厲害,幾秒內就安撫下來,後來聽說也沒什麼事,他午餐吃得很好,菠菜湯喝光、吃了面包、還要求要喝水、牛奶、和酸奶! 三種飲料都要試,有像媽媽愛嘗試愛吃的天性!

IMG_8094

【幼兒園第五天】孩子獨立了? 昭示不用爸媽陪了?

今天換爸爸帶他去,媽媽我在家享受兩小時的個人時光,完全沒有不捨得的感覺,只覺得太開心啦!!!

後來爸爸報告,把他送去、跟他說再見、爸爸要去上班囉,他居然回答: 「阿雷是大小孩了! 阿雷可以自己一個人留在幼兒園!」媽媽聽了真是感動,哪怕小小孩的情緒反應,可能會因狀況不同而有改變,然而能夠在沒有哭泣、沒有分離焦慮的情況下,自然而然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適應沒有爸媽在身邊的短暫時光,媽媽覺得他真的很棒呢! 也許這也表示,他正好到了適合進幼兒園的年紀,時機正好! 我也很喜歡這種慢慢漸進適應的方式,既尊重家長,也尊重孩子的步調! 

第六天和第七天,我一樣沒跟去,也沒聽爸爸提到特別的成長相關的記事,倒是有一點小趣事,就附在文章最後再補充。

IMG_8107

上了七天幼兒園的心得:

特定的作息儀式,幫助孩子適應作息順序

這家華德福幼稚園,我注意到他們每天有很固定的儀式,讓孩子銜接作息時間。比方,十點到十一點是戶外遊玩時間。十一點左右,就會有一個老師,帶著兩個年紀較長的孩子(會輪流、男女都有)進屋,穿上給孩子專用的廚房圍裙,幫忙佈置餐桌、把牛奶、水、黃瓜、面包、餐具等,慢慢放到桌上。

同時,老師會搖掛在屋邊的鈴噹,提醒在遊玩中的小朋友,收拾的時間到囉! 大家就會開始收玩具,把沙坑的玩具都收到箱子裡,車車停放好,所有東西都物歸原位,然後一一進屋,換下衣服,穿上室內鞋褲,輪流洗手。

IMG_8104

大約11.20時,孩子們都圍坐在客廳的一角,由老師帶領,唱著柔和的旋律,同時玩著某種遊戲。我沒有在現場看(不好打擾他們),只是遠遠的聽見,柔和美好的歌聲,像是安撫平靜孩子們剛才在戶外遊玩的心情,為接下來的用餐做準備。

然後,當日幫忙準備餐具的孩子,就會來一一「點名」,點到名的孩子就可以去入座用餐。用這種方式,就不會有爭先恐後,或大家擠在一起的情況發生。這裡有四張餐桌,25個孩子,所以一張桌子四周最多坐6個孩子左右,目前八月中有些孩子還沒來上學,所以大概一張桌子都只坐3-4個,每張桌子都有至少一個負責的成人相伴。

我很喜歡這些溫和的「儀式」: 搖鈴、歌聲,用這樣的方式,孩子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而在吃飯前的溫柔歌聲,讓人的心跟著平靜舒服起來,從而有一份用餐的好心情。

IMG_8093

安全感,來自內心對愛的完全信賴

這一兩週來,只要到幼兒園去,把孩子交給蓋亞老師,我們就可以安心離開,知道他不會想念我們。

看到孩子認定「一位成人」,因為「她」而有安全感、不用依賴爸媽時,我的感覺是,很安心。

當我看到,他有任何問題都跑去找「她」,而不是找「媽媽」時,我覺得很開心。

因為這表示,他不需要「媽媽的存在」才有安全感,他可以信賴「另一個新認識的成人」,這樣的信賴,反映的是他內在的安全感,而我自己,看到媽媽這個角色完全被忽略,非常開心,反映的也許也是自己內心,對於與兒子之間的關係,一種完全的信賴。

當我看見,他可以「沒有我」還是很開心,我一點都不覺得失落,反而比他還開心。

因為他讓我看見,他可以做到!

送他去幼兒園,我自己的適應力也強得讓我意外,沒有任何不捨,一開始就堅定地決定要做他的後盾,但絕對不干擾他的獨立前行,於是,他可以放心的,去信賴另一個成人、或是更多的成人,不用擔心,媽媽因此而離他遠去,也不用擔心,媽媽的愛會減少一分。

這正是我想要的親子關係,相愛而彼此獨立著,短暫分離時不用想念,相聚時仍然可以深深擁抱,而我現在,正擁有著如此理想的關係。

這大概是上了幼兒園的這一兩週來,最讓我欣喜而幸福的事情。

我跟老師說: 「他比較容易信任大人,跟小孩玩一起好像需要多一點時間熟悉,比較慢熟。」

老師說: 「這很正常啊! 他過去兩年多一直在家裡由大人照顧,這是自然的喔!」

的確,我還看見另一個,年紀比他大一個半月,同樣是園中「唯二」未滿三歲的孩子,一直牽著媽媽的手,走到哪,都要媽媽跟著,我想,對小小孩子而言,進入一個陌生環境中時,需要親密的大人相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無論那個大人,是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是一個新認識又願意信賴的老師。很多時候,孩子不一定是害羞,也不一定是不想融入群體,孩子只是依照他的個性、年紀、與生活經驗,而有不同的反應和時程罷了。

甚至看到另一個,四歲多的孩子,早已上過一年的幼兒園,轉來這裡的頭幾天,也是拉著媽媽的手,不太敢自己跑遠,而是去跟其它孩子玩。

當我跟老師說: 「我這孩子有一點害羞」時,老師總是回答我: 「其實這年紀的孩子常常都是這樣的,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需要適應,這是很常見的特質喔! 」沒有任何一個老師,在我面前將我的孩子定位為「害羞」。對這些看慣各種小孩的老師們來說,孩子對新環境和新的人需要時間適應,似乎也是這個年紀自然的心理發展與行為表現之一。

而今天,幼兒園的第七天,我問他,在學校都跟誰玩,意外的是,他第一個說的不是蓋亞老師,而是說妮妮老師,可見,他正逐漸地適應環境,也開始對蓋亞老師之外的人開始產生信任的關係。

是啊,孩子確實各有天性,不過,能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觀察,而不是只站在成人的角度評論,真的是成人們要學的功課呢。

IMG_8102

關於分離焦慮

通常提到上幼兒園,人們想的都是「孩子如何適應」。

然而這幾天來,不止一次,我發現園裡的老師們,也很關心「家長適應的問題」

一位家長就說: 「為了讓她上幼兒園,我掙扎了好久… 誰能照顧他,像我照顧的一樣好呢!」

我們聽了都笑了。

我雖然沒有同樣的緊張感,但確實,有一陣子,我也忍不住想,他在家裡應該是會被照顧的最好吧?! 因為我最了解他的習慣、飲食喜好…而且我是一對一的、全心只對他一個人。

然而,一點一滴的,大概就從我一個月前決心放下不捨,全力支持他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我真心希望,他可以很快就適應愉快。對於短暫的分離,我沒有焦慮,也沒有對於「陌生人」是否能妥善照顧他的擔心,因為我在現場,遠距離看了兩天,看到他有確實有被照顧,也看到老師們有能力迅速安撫,看到自己的孩子適應愉快,於是我放心把孩子留在那裡。

既然放了心,就完全沒有焦慮。

老師們一再強調,「焦慮的」通常是家長,不是孩子,照顧孩子的空檔,老師其實也會三不五時過來拍拍家長的肩: 「還好嗎?」然後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微笑。

「有時,孩子還會擔心,家長沒有他們在身邊會不會不適應呢!」老師笑著說。

孩子小的時候,看不見媽媽就會驚慌,於是我們有了「分離焦慮」這麼一個詞,來形容那個階段的狀態; 孩子漸長,我才在心中慢慢體會到,「分離焦慮」,也許其實是父母心中,一輩子的重量,無論孩子身在何方,即使不是焦慮,心也總會掛著,而孩子越長越大,越會奔向他們心目中父母無法完全觸及的天空翱翔,從來都是父母想念孩子的多啊,看來,幼兒園老師們對「爸媽狀況」的關心,其實也暗示了接下來的這一段的成長路。

IMG_8103

關於處理衝突

這一週裡,我看到兩次,老師「處理衝突」的狀況。

有一次,一個小男孩,搶了另一個小男孩的東西,被搶的孩子哭了,一位老師過去,要搶人的把東西還回去,同時安慰著被搶的孩子,另一個老師則走到搶人男孩的身後,輕輕地把手放在他肩上,環抱著他,跟他說話。

兩個孩子,各有一個老師帶著,衝突和平地解除了。

沒有叫罵,但是有行為上該如何做的堅持。

另外一次,是戶外活動時間時,一個孩子自己拿著澆花壺,想進屋取水,被老師喊住: 「你有沒有得到允許呢?」孩子低頭,「我想要拿水。」「我知道你想進屋拿水,但是你是不是該先得到允許再做呢?」後來老師走向前,蹲著、扶著孩子的手,和孩子說話,大概是教他不能未經成人允許就進屋內取水,然後就看到老師陪著孩子,一起進屋取水,一起去澆水…

雖然只是小小的兩個場景,也看得不全面,至少目前看來,這裡的老師雖然不大會用叫罵的方式,但是園裡還是有自己的規範和原則,她們會堅定制止孩子做不該做的事,不知是否該說是一種,溫和的堅持呢?

至少,溫和的堅持,也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呢。

幼兒園的故事,也是媽媽與孩子的…成長進行式…

IMG_8027

* 本文圖片皆為幼兒園室內室外的場景,圖片和文字版權皆為北歐四季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擅自拷貝轉貼取用,謝謝。

——

註:

【幼兒園第六天】麵包,所有小孩的最愛?

這天,爸爸帶小孩回來後,說他中午吃光了麥片粥後,還吃麵包,因為老師說,一定要先把粥吃完才能吃麵包。我說,老師怎麼那麼了解我兒子啊,連方法都跟我們在家時用的一樣! 老公說: 不是只針對阿雷,是所有的小朋友都一樣! 哈哈,難怪前幾天碰到另一個家長,她也說她女兒超愛麵包,而當我填好阿雷的興趣作息等資訊給老師時,老師瞄一眼的第一句話就是,哈,他也愛麵包,小孩都這樣! 原來是所有的小朋友們都有這種麵包癖!還有,看來芬蘭小孩真的是雨天都穿好裝備戶外照樣玩一小時,玩回來好髒,雨衣雨鞋從來沒這麼髒過,哈!

【幼兒園第七天】新的挑戰開始?

這一天,幾乎沒有聽說特別要記錄的事件,只是晚上洗澡時,我們發現他這幾天腳上瘀青很多,問他,是不是在幼稚園裡常常跌倒,他說「是,但是老師有幫我起來!」看來,上了幼兒園後,活動力大增,加上模仿其它哥哥姐姐,跌倒的機會更多了!這是新的成長,也是新的挑戰,至少看來他很樂在其中,跌倒烏青也不覺得痛。

下週起,老師建議,他可以開始嘗試留下來睡午覺了,我們可以下午兩點再接他回家,雖然我家這小子已經很久沒有固定睡午覺的習慣,不過老師說,上了幼兒園後,有的本來不睡的都會睡,因為太多新鮮事情在發生,其實會蠻累的。而且他這幾天回家,確實有幾天都看起來很累,差點就在沙發上睡著了,到底他會不會睡呢? 我也很好奇。

下週,又有下週的故事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