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越來越覺得,住在芬蘭這個國度,最享受的事情除了養孩子之外(笑),就是感受這個國家大城小鎮的一些溫暖人情與有趣創意。
今天才在報上看到一則很有趣的消息: 我目前住的這個小城,今秋出了個「蘋果羅賓漢」,目前他的「蘋果行動」(Operation Apple)正在進行中: 今年芬蘭秋季芬蘭蘋果大盛產,家家戶戶院子裡有蘋果樹的,常有大把蘋果吃不完也用不掉,於是他就出了這麼個點子: 請想捐贈蘋果/想接收蘋果的人,都跟他聯絡,他會幫忙把蘋果,從不需要的人手上接收,送到需要的人手上,而這樣的行動,當然是不計酬!
我好奇地搜尋報上關於他的訪談,原來,八月底的某天,當他牽著狗在外頭散步時,看見許多蘋果樹下堆滿掉落的蘋果無人拾採,還有已經爛掉的蘋果被放入庭院裡的堆肥桶,於是他突然就有了這麼個點子: 為什麼不就從這裡開始,做一點善事,幫忙把蘋果拿給需要的人呢?
於是他就宣布,願意做這樣的「蘋果大使」,把蘋果免費送給需要的人,可以是一般市民,也可以是有孩子的家庭、托兒所、老人養護中心、行動不便的人…等等。一個人忙不過來的時候,連他的妻子、孩子、姐妹們,也被邀來幫忙一起送蘋果給需要的人。
事情一開始滾動起來,電話就源源不絕,有主動要捐贈蘋果的人(有一回他就一次從某屋主那裡收了50袋蘋果!),也有需要蘋果的人,善意引發更多的善意,最近他開始接到一些組織的電話(比方獅子會),詢問他的行動需不需要協助,他們都樂意出力。還有人被他的善意打動,也開始共同行善: 把自己家的蘋果,主動送去托兒所給孩子們品嘗。
而這也正是他行動的初衷: 不僅是把蘋果送給需要的人,同時也希望引發善行的正向迴圈。
“我們如今生存在這麼個重視金錢價值、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人們需要發現,自發性不求回報的善意行為,也可以幫助其它人的生活。” 他在報社的訪談中這麼說。
而他的「蘋果行動」,將持續在今年秋天進行,直到完全沒有蘋果為止,他也打算,明年、後年…每年此時都來一次「蘋果行動」。
看了這個報導,我也才聯想起,這幾天帶小孩出門散步或上唱遊課的路上,總會經過一戶人家,把一兩箱的蘋果放在屋外路邊的草地上,自由供人拿取,每兩三天就會發現,又多出一籃新收成的蘋果。
上周末帶小孩去圖書館也是,正好就看到櫃台前擺著一籃芬蘭新鮮蘋果,供人自由拿取:
一開始我只是想,今年蘋果豐收,所以到處有人分享,看了新聞之後,我忍不住想,會不會圖書館裡的蘋果,也是「蘋果羅賓漢」送去的呢? 而把蘋果撿好後,一袋袋放在路邊供人自由拿取的人家,是否也受到「蘋果羅賓漢」的「感召」呢?
今天我經過時,正好一對騎腳踏車的夫妻,停在那裡吃蘋果,而我則是拿起袋子,裝了15個蘋果回家,剛才做了蘋果肉桂瑪芬,吃著美味的秋日滋味,想著這個溫馨的新聞,感覺生活,真是美好。
敝人一直都很喜歡北歐的氛圍。一年多以前逛到閣下的部落格,心裡特別高興,同時也非常非常地羨慕您的生活方式,該怎麼說呢?我認為這才是人過的生活。雖然我沒有去過北歐(應該說歐洲國家我都沒有去過XD),但因為喜歡冷、喜歡冰雪、喜歡萬物皆靜我獨醒、喜歡北歐人民簡單的生活方式,所以對北歐國家著實有著很濃厚的愛戀,但無奈沒有那種環境和際遇,讓我能像您一樣,離開這擁擠且血汗的台灣,向遼闊的北歐國家前進。
曾經查過資料,發現北歐各國的移民限制都頗為嚴苛,大致上就是求學、工作、或依親,時間到了之後才有辦法申請永久居留權。這讓我苦惱許久。求學嗎?可我都已畢業退伍至今三年多了。工作嗎?學英文好像也不對,因為北歐國家主要語言不是英語,而且我的英文能力實在非常的…嗯。依親就更不可能了,根本沒有親朋好友住在北歐。
但,我喜歡北歐的心,自始至終從未改變。
你還很年輕啊,多的是有工作經驗的人來北歐念書,真的想的話,來個一兩年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
我在2009年時也曾到歐洲國家英國唸書, 當時的我真的愛上了歐洲國家那種很慢的生活步調, 自學校畢業後也很想在英國那找一份工作,但由於本身所學在當地不是一個很專業的科目,又加上英國當地經濟非常不好,只好很離開了那裡,看了妳的布落格想到當時在歐洲生活的我,真是今人羨慕
我在2009年時也曾到歐洲國家英國唸書, 當時的我真的愛上了歐洲國家那種很慢的生活步調, 自學校畢業後也很想在英國那找一份工作,但由於本身所學在當地不是一個很專業的科目,又加上英國當地經濟非常不好,只好很離開了那裡,看了妳的布落格想到當時在歐洲生活的我,真是今人羨慕
一個重視人文的國家才是人民嚮往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