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赫爾辛基藝術之夜,我逛得很隨興。
雖然事前就列下了N個想要走逛的活動,不過心知肚明,「藝術之夜」上百個活動,要全部看到根本不可能,而且真要趕起場來,「過多的藝術活動」恐怕會讓人消化不良,不如走到哪看到哪,能從城市的這一天裡,感受到一些新意,一些不同,就夠了。
因此,接下來要分享的三個活動,其實都只是今年的藝術之夜這一天,我路過現場的一些捕捉與隨想筆記,希望這些小小的巧思,也能帶給北歐四季的讀者們,一點創造的靈光。
Cardboardia這個團隊(網頁是俄文我看不懂,也許是來自俄國?),在2009年赫爾辛基藝術之夜的那一天,於市中心的一塊廣場,與孩童們一起創造了一個由厚紙板建立的「王國」: Paper Kingdom。
於是,生活中平凡而習以為常的事物,都在這個紙板王國裡,有了另一種趣味,也像是另一個世界。
芬蘭航空長這樣:
這裡是旅館:
銀行: (從這裡,還真的可以換這個「王國」的錢哦!)
只見人們在地上,或坐或趴,有的成群,有的獨自一人,都在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這個「紙板王國的建築與物品」。
雖然是個為孩童而創造的活動,成人們卻也看得津津有味,身旁也有不少大人帶著小孩,全家在裡頭玩得不亦樂乎呢。
而玩耍,當然也是創造的過程。
在這個紙造的王國裡逛了一圈,讓我忍不住想到,也許很多創造的最初,都是帶著著一份玩心?!
至少,當我自己在創造喜歡的東西時,無論是部落格文章、播客(podcast)、螢幕錄影介紹芬蘭的創意(Screen recording)、噗浪(Plurk)、或是新的臉書個人頁面(Facebook fanpage),其實最初的原因都只有一個: 覺得有興趣、覺得好玩,所以才會去做!
對我而言,在不同的平台上創作,就是件最好玩的事。
對紙板王國的大人小孩而言,用紙板建構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想必也是件很好玩的事吧。
在這紙建的王國中遊走,讓我想起芬蘭一位建築教育專家曾對我說過的一句話: 「建築本該是那麼自然的事,它比繪畫等藝術都要早得多,人還不會畫的時候,就已經會不同的材料創造立體空間。」
是啊,建築本該是那麼自然的事,就拿起一片紙板,用你身邊的材料,開始建吧…像個孩童一樣,開始玩… 無論你建出了什麼,玩出了什麼,那都該會是,另一個創造力的開始。
【本文為赫爾辛基藝術之夜系列三帖之一】
帖二: 赫爾辛基藝術之夜 (二): 拍賣設計,給未來
帖三: 赫爾辛基藝術之夜 (三) – 讓我們在國會前,親吻吧!
文化相關延伸閱讀:
北歐四季玩網路創作的延伸閱讀:
北歐四季Podcast頁面
北歐四季的網路新實驗: 玩播客(podcast)
【北歐四季播客】002 – 人生的聯結,與預期外的實現
芬蘭創意,讓顧客吃得更健康 (用screen recording介紹芬蘭創意)
【瑣碎】你噗浪、推特、更新Facebook嗎?
北歐四季的臉書專頁
芬蘭人四季生活的PDF分享 (Taipeimac 簡報Part 1分享)
更多資訊:
* 想收到最新文章通知,歡迎訂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