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anuary, 2015

當編織遇上部落格: 記一場芬蘭部落客聚會

兩週前,我去參加了一場有趣的聚會,聚會的芬蘭文名稱是taskuneuloosi(連結為芬蘭文),tasku在芬蘭文的意思是「口袋」,意指「隨時可帶著一起走」,neuloosi指的是處於非常享受的編織狀態,意思就是邀請熱愛、享受編織的人帶著自已進行中的編織作品,面對面的交流、互相認識、支持,同時,也在聚會中學習社群媒體相關的知識。 它的原始點子來自2010年芬蘭推特社群常辦的taskulounas活動(意思是口袋午餐),就是推特使用者邀請推特朋友們一起吃午餐,每次可以指定一個特定話題來討論。2013年起,我猜想因為發起人寶琳娜自己除了是社群達人外,也是編織高手,所以「口袋編織」聚會順勢而生,總共舉辦過四次,這回是第五次。 過去這一年來,我開始投入編織的世界,學習之餘,也三天兩頭往小城市的編織咖啡館「飛翔的手套」(Neulekahvila Lentävä Lapanen)跑。編織咖啡館裡可以學編織(我常常是編到一半不會編或是編錯跑去求救)、或是聚會交流、喝咖啡吃點心,這裡幾乎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場域,於是這回對於這個「編織+部落客」的聚會,我很期待。 在場大約有二十位喜愛編織的人,大部分的人有自己的部落格,然而也有些人完全沒有。其實,有沒有都沒關係。聚會就在人人手上既是毛線又是鉤針的場景下,輕鬆的開始。 這次聚會由「口袋編織」的發起人寶琳娜(Pauliina Mäkelä -Kinda Oy)和瑪莉亞(Marja Nousiainen – Viestintä Oy Tulevaisuus)共同引導。兩位都是芬蘭社群媒體領域的女性創業家,一開始她們先請大家自我介紹。 大家一個接著一個,聊起自己的編織歷程:為什麼會寫部落格,有什麼樣的心得、什麼樣的疑惑,寶琳娜和瑪莉亞一邊引導討論、一邊記錄、並寫下部落格相關的討論議題。 比方其中一位編織部落客,開始寫部落格的原因,是想記錄自已一年下來到底會織多少雙毛襪,寫著寫著,部落格「毛襪的一年」(Villasukkavuosi)就在這一天同時過了一歲生日! 下圖那位年輕的攝影師小姐,當天正好自己的攝影公司也在隔壁開幕,除了受邀來為編織咖啡館拍照記錄外,也順帶對大家分享在芬蘭拍照的相關法規規定: 比方,在大街上的公共場合,基本上可以隨意拍照人相(當然有禮貌一點的還是問一下最好),但是在密閉的場所,例如這個活動場合,就需要詢問是否所有可能被拍到的人都同意被拍攝。 這樣的聚會,對我而言很新鮮。 回想一下,我好像很少有機會參加部落客聚會,雖然從2004-2005左右就開始寫部落格,但人在北歐,台灣辦什麼聚會通常都參加不到,倒是因為部落格的存在而交了很多朋友、也開啟了人生的各種可能性,包括寫稿、出書、甚至其它的工作機會。最重要的,是很多當下的過程和心情,都一一記錄在部落格中。 唯一記得的「部落客聚會」,是2007年因為入選華文部落格大獎,正好回台就去共襄盛舉,雖然沒得獎,卻在現場和大學弦樂團的學妹相認,這又是個因為部落客聚會而牽起的緣份! 聚會總是如此,一群人因著共同的喜好而聚在一起,總會發現共同點,有些原本網路上就認識,進而見面很讓人欣喜,有的原本互不相識,因著這樣的聚會而聚在一起就成為朋友。 這次,也是如此。 透過聚會,不斷認識有趣的人 引領編織部落客聚會的寶琳娜,我在五六年前就在芬蘭社群媒體的講座場合認識她,辦專案時還邀請她來演講過,這回再次異地重聚。而瑪莉亞是本地城市市民運動的領導者,兩三個月前為Shopping Design寫稿時還曾跟她連絡過,這會也終於「面對面相識」。 還有一位熱中於在部落格上報導地方文化事務的報社記者米娜,之前只在部落格上看過她的小相片,不知道她是誰,當天現場一見才覺得好面熟,這才想起兩個月前幼兒園的家長會談,曾邀一位「孩子已經畢業的家長」回幼兒園分享,原來就是她啊!! 自我介紹一輪後,也發現身邊正好坐著一位本地的手工藝老師和織品設計師,目前她進行中的設計專案,正好跟我的興趣相符! 我很有興趣了解,當場又跟她聊得很開心,也說好會繼續追蹤她的設計專案進度,有機會還可以報導一下! 這樣的體驗讓我很開心,以往,部落格為我聯結的是台灣的人事物,或散居世界各地的台灣朋友。如今開始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從部落格和編織出發,聯結到自已目前居住區域的人事物,並因此不斷認識有趣的人,這樣的聯結像是個小漣漪,並且正不斷擴大中。 當天,甚至還有遠從芬蘭中部南下參加編織部落客聚會的朋友,光是搭車單程就要三個多小時,然而她說: 「當編織遇上部落客,這樣的聚會再遠我都要來!」 鼓勵大家,勇敢寫部落格、互相串連 還有一點很新鮮的是,以往我「想像中」的部落客聚會,都是已經寫了一段時間的人共同來聚會。這次聚會中,其實有少數人並沒有部落格,只是喜歡編織,因著「編織」這個主題來參加聚會。也有一部分的人,雖然寫過部落格,卻不是很熱中,而且充滿疑問,或是有疑慮和不同的想法,於是,我們也在聚會中交換心得。 聚會的最後,寶琳娜和瑪莉亞請大家回家為這場聚會,寫一篇文章做為記錄,並且互相聯絡留言,對於從未寫過部落格、或是有部落格、卻不知道該寫什麼的人而言,算是個很好的開始。 其中,瑪莉亞正好也致力於推動鼓勵更多女性創業家使用社群媒體。她說,任何一個領域的創業家,都可以試著舉辦這樣的聚會,邀請同樣領域的部落客一同討論參加,這就是擴展專業網絡或人際網絡的一個好方式,以我在現場的觀察看來,的確如此啊! 小城市的編織咖啡館,在舉辦這場聚會之後,就得以聯結更多編織主題的部落客,說不定還能找到客座寫手呢! 關於部落格的各種思考主題 在二十個參加者都介紹完一圈(順便也把自己寫部落格的心得拿來討論一番後),居然已經過了兩個小時! 然而大家樂在其中,完全沒注意到時間的流逝。 瑪莉亞幫忙把大家對部落格的思考與討論主題寫在牆面紙上,包括: 如何開始寫部落格? 部落格上要寫什麼? 如何拍好照片、圖片的力量? 時間分配的問題,如何抽出時間寫部落格 部落格的行銷 部落格文章的長度 我可以藉由部落格帶給他人什麼價值? 如何結束一個部落格 如何重新開啟一個擱置已久的部落格 如何在其它社群媒體的平台上分享部落格的內容 如何吸引讀者留言? 讀者是誰? 是為自己記錄生活,還是為特定讀者而寫? […]


2015年新許諾: 走進自然,「嘗一口芬蘭」!

新的一年開始了,大家是否有新的計畫、新的夢想、新的期許呢? 每年,到了新舊年的交接時刻,總是讓人充滿希望、又百感交集。年尾總是讓人有點吃驚,怎麼一年又這麼咻得飛過去了?! 然而迎接新年的同時,卻又讓人充滿盼望與期待。 在每一個舊年轉新年的時刻,我們總在心中許下願望,好像當午夜十二點的鐘聲一響,跨年煙火一放,所有的過去都可以放下,我們又是一個嶄新的自己,又可以重新開始。 然而新的一年,真的就只是舊衣脫下、換上新衣、彼此祝福、恭賀新年而已嗎? 我想起童話中的灰姑娘,在午夜十二點的鐘聲響時,她迎接的不是「新的一年」或「新的一天」,而是變身回原來的自己,那個「真正的自己」。 看似少了華衣少了王子,突然之間回到樸素的自己多少讓人有些失落,然而,一切本來就得從「變回真正的自己」開始啊! 哪怕童話有美好的結局,若是沒有那個「回到自己」的時刻,童話應該也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 年紀越長就越覺得,童話裡頭,其實有很多可以思索的人生道理。 新的一年,所有的心願與夢想,應該都引領自己,更接近真實的自己一步,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我回顧著自己的2014年,在心中問自己,經過了這一年,除了又嘗試了些新事物、翻譯了一本書、寫了很多篇親子文章、跟孩子一起在自然生活中成長、看起來生活過得很豐富之餘,是否也真正對自己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是否更能接受自己、愛自己? 是否能在新的2015年,放下所有的藉口和疑慮,勇敢地嘗試任何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往前耕耘,努力學習,努力分享,並相信天地終將領我不斷走向更切合我生命初始的目的與道路? (見後註) 回顧的結果,答案是肯定的。(所以2014年沒有白過,笑) 2014之於我而言,最大的收穫,就是比以前更深刻的了解自己,而且離自己想走的道路更靠近了一步。這條道路,對於此時此刻的我而言,就是自然。 是自然裡的野花野草、自然裡的智慧、自然裡的藥方、自然的飲食、自然的療癒,自然的生活。 至少,在2014年,因緣際會的,我們一家人都與自然建立比以往更深厚的聯結。 以前,我們只知道春天可以喝樹水、夏天可以採莓果。 現在,我們開始在春天走進野地,學習擷取不同的野草,回來做成沙拉、湯、煎餅、麵包。 我們也在夏末走進森林,擷取野花,做成果醬、果汁、和花露水。 在秋天走進森林,不怕迷路地,學著辨認採拾不同的野菇,並學著使用它們入食、入湯、入茶,在採菇中體會人生的道理。 就連冬日,以往所以為的萬物冬眠之時,自然裡原來仍可尋獲許多珍寶。 很巧的是,在我享受自然野花野草帶給我的撫慰同時,我也在這一年有幸體驗到芳香療法,感受到植物,竟能帶給人這麼多的療癒與支持。 然後我想起了自己。 那個小時候,曾經在作文簿上寫以後要做「生物學家」或「太空人」的自己; 那個高中聯考前,想著大學要填「園藝系」,結果突然發現原來我喜歡的「第四類組」其實是「工科」時失笑的自己; 想起那個大一時,看到一群植物系的老師與學生圍著一棵樹研究時,心中滿是羨慕的自己; 也想起跟朋友穿過園藝系的小花圃時,忍不住停步的自己。 原來早在我享受芬蘭自然中那些野花野草野莓之前,植物其實一直隱約等在那裡,等待我有一天,再重新看見它。 其實,自然、養生、與療癒,一直是我最有興趣的領域之一,如今也因緣際會地開始與植物有更多的連結,也許昭示了自己該在這個領域多多嘗試學習的意義。因此,我一直想要用一個專門的頁面或平台好好分享,不只是分享美麗的自然照片,還有更多。 比方,為什麼芬蘭人要在某個季節、吃某一種自然食材? 它有什麼營養或功效,甚至在身體不舒服時,可能帶來什麼舒緩的作用? 為什麼芬蘭人總在某個時節擷取某種藥草? 除了好吃又有療效外,文化上的意義又是什麼? 另外,以前曾在自己的書上寫過,芬蘭是健康食品的矽谷,很多食品好吃又好喝、還有益健康,自己天天吃天天喝,我也很想要有個平台,好好分享這些有意思的產品,可以帶給人們什麼樣的營養,又如何可以自然的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提供給喜歡的朋友購買品嘗的機會。 還有,以前我總覺得,要在芬蘭吃到「蔬食」很困難,畢竟北國天候寒冷市場又小,市面上的「蔬菜」實在很少,然而我卻也逐漸發現,上天都會給不同地區的人不同的飲食寶藏,關鍵在於有沒有去發現了解。我想分享自己邊實驗邊了解食材與營養的結果。 飲食與大自然,在芬蘭是如此深刻相連,相似樸素的芬蘭飲食,其實越探索,越有趣,也讓我一直想分享更多。 僅管分享「芬蘭健康產品、自然藥草、飲食文化」的想望已存在多年,我也一直想「有系統地集結這些資訊與產品」,只是這樣的想望,總在不斷向前滾動的日常生活軌道、和很多很多「看似暫時更重要、更需要馬上完成的事項」中淹沒或被暫擱一邊。 新的一年,我決定不再給自己任何拖延的藉口,決定放下所有不是真的那麼重要的人事物,認真的許自己一個自然之年。認真的記錄、摸索、學習、分享,在芬蘭自然中的每一個體驗,和植物的每一個相遇,讓自己全身心都更能體會自然的韻律,並將這條「自然之路」,也化做我人生計畫與事業的一部分。 (圖說: 採野玫瑰花瓣做成的果醬) 從興趣出發,帶著熱情往前走,會走到哪裡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總要有個開始吧! 所以,我開了一個新的專頁,就叫做「Pure Finland – 嘗一口芬蘭」。 專頁初步成立了,也許接下來走著走著又會自然有所調整也說不定,總之,就先勇敢嘗試再說,至少我知道,我想在自然中生活,想更深入地使用自然裡的植物、藥草、與果實,想介紹真心喜愛的芬蘭食品並推廣它們,同時分享再分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因此一起過更健康自然的生活。這是我對自己的許諾。 (圖說: 採葉泡茶) Pure,在芬蘭文裡,是「咬一口」的意思。「Pure Finland」,也同時是我2007年出版的第一本書:「設計,讓世界看見芬蘭」的英文書名。 當時我在自序中寫著: 「僅管一本小書無法盡訴芬蘭設計的所有精彩故事,仍希望它能讓大家嘗一口設計芬蘭,感受一份創意啟思、分享一份我的感動,take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