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rch, 2009
芬蘭創意,讓顧客吃得更健康
如果有這麼一種服務,從你日常生活的買菜記錄中,幫你具體計算出: 你的維他命D攝取量少於標準80%,肉的攝取量多於標準30%,維他命C攝取量剛剛好,魚還可以再多吃點…讓你在下次購買食材時,可以具體參考這些數值來調整飲食均衡,而且服務免費,什麼也不用做就可隨時查詢分析結果,你會不會有興趣使用? 這樣的聰明服務,在芬蘭已經推出一年半左右,不過一直到上個月起才正式以「完全免費」的方式,向大眾推廣。這兩週來,我和老公兩人用得不亦樂乎,簡直覺得「如獲至寶」,因為我們一直想把飲食調整得更均衡健康,僅管知道大原則,卻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缺什麼維生素礦物質,現在有了這套系統,自動幫我們分析從特定超市中買回來的食品,我們只要上網查看,所有的購買記錄與營養攝取比例,就一目瞭然!
芬蘭小說:遇見野兔的那一年
最近,芬蘭小說《遇見野兔的那一年》 (芬蘭文:Jäniksen vuosi),在台灣出中文版了。這裡不是要寫書評,只是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也做個很簡單的介紹。 小說講的是:一個中年的報社記者,在一次旅途中不小心撞上一隻野兔,然後一個男人與一隻野兔,在芬蘭的地圖上從一處晃盪到另一處,開啟了一場又一場意外的旅途與冒險。 故事本身帶著某種奇異的色彩,對我來說,像是似曾相識的芬蘭場景中,被揉進了某種程度的荒謬性,因為情節不太合常理,所以無法預期下一章會發生什麼事,因此讀起來更無負擔,就只是被詼諧的段落逗得發笑。故事本身像是個跳脫現實生活的奇妙旅程,然而一些描述人物的細節卻又隱約反應出芬蘭人的特質,(比方莫名其妙的、旁人看似沒什麼道理的芬蘭式固執),於是,小說就感覺既奇幻,又有那麼一絲真實潛藏在細節裡。
北歐四季的網路新實驗: 玩播客(podcast)
上一篇文章中,跟大家說會在週末時玩個新東西,結果那個新東西,其實就是「我第一次用聲音,透過網路問候大家」,也就是我的播客初嘗試。北歐四季的噗浪友(plurk)和推特友(twitter),應該都已經在歐洲時間的星期五晚間,和亞洲時間的白色情人節星期六早晨,收到北歐四季的「聲音問候」了。 就這裡,就寫一篇短文,既為自己的第一次嘗試做個紀念,也分享這個消息,給北歐四季的部落格讀者朋友們。
如何讓自己成為有創造力的人?
今天去參加了一個討論會,主題是:「如何在工作中培養創造力」、「如何讓自己成為有創造力的人」,現在我腦海中有一些零碎的想法,就記錄下來,也分享給大家。在我心中,「今日事今日寫」其實該是某種「部落客精神」,雖然常常做不到,不過至少今天做到了…給自己掌聲鼓勵一下。:-)
婦女節的演講、黃玫瑰、和橘子蛋糕
今年婦女節巧遇週末,而這個週末我也過得特別不同。我遠足訪友、上台演講、不小心上報、然後在家裡,吃了老公做的橘子蛋糕。 其實都是些瑣碎的事,卻讓這個婦女節週末,多我而言有一些不同,就用隨筆的方式做個紀錄。
重新發現自己的城市
許多來過赫爾辛基的朋友,都會發現,這區區一百萬人口的芬蘭首都,真的不大,真要列出可以參觀的旅遊景點或是可以閒逛的購物去處,也真的不多。僅管如此,我卻一直喜歡著這個城市,並從中不斷發現新趣味,也許是因為,我常看見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分享他們眼中的城市,同一座城市,也可以不斷的打開再打開,重新去發現。而且我覺得她很有個性,有時候怪得可愛。
【瑣碎】你噗浪、推特、更新Facebook嗎?
這幾年網路上的社群服務越來越多,很多服務都不知不覺的,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說別的,光是以最近常玩的噗浪(Plurk)來說,知道它並開始使用它,只不過是去年六月的事情而已。不出半年,現在我每天打開網頁的第一件事,先是開Gmail信箱,接著就是噗浪(Plurk),再接著是Facebook,更新自己的狀態,或是看看朋友們的狀態,然後,我才會開始這一天的計畫和行程。 也許是因為,這些網路茶水間,還真是得到各種有趣消息和新知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