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pril, 2008
從Mr. 6的「上班族硬起來」隨想生活
前兩天看見,Mr.6的人生專欄集結出書了,書名叫做「上班族硬起來」,由寶瓶文化出版。 我雖然不認識Mr.6,然而忘了從何時起,開始喜歡每周五去看他寫的人生專欄,因為裡頭對於人生、生活、個人發展、與工作的思考角度,十分新鮮有趣,僅管我不一定每個觀點都同意,然而每每閱讀,總是很能激發思考。 前幾週正好在工作上有些煩悶,重新翻閱同是寶瓶文化出版的「背著老闆的深夜MSN對談」,邊看邊笑之餘看見「上班族硬起來」,更是心有戚戚焉:我想上班族人士都有很多共通的苦水要吐,也非常需要藉由閱讀或分享來換個角度思考,激勵自己的心志,至少這幾個字本身,就太符合自己這幾個月來的心境了。
離不開簡訊的芬蘭人
芬蘭人的生活離不開簡訊,芬蘭人的簡訊風波也特別多。 一年多前,芬蘭總理因為用手機簡訊跟前女友分手而上了新聞,最近又因女方出書披露情事而對簿公堂;而這幾週來,芬蘭的外交部長被報導用公務電話傳上百封簡訊給舞孃而引起爭議,甚至因而下台(請參見品味、形象、與信任度一文),這會芬蘭人關於政治人物私生活如何影響公信力的討論餘波盪樣,我則忍不住想著簡訊做為一種溝通工具對於芬蘭人的意義。 人們常說芬蘭男性因為不擅溝通,所以喜歡用簡訊表達心情,而我身邊的芬蘭人其實不論男女,生活小事常喜歡傳簡訊勝過打電話,舉例如下: 「我們傍晚約哪裡?」(一個簡訊) 「廣場,五點。」(一個簡訊) 「我會晚一點到。」(一個簡訊) 「好,沒問題。」(又一個簡訊) ….. 一通簡短電話可以約好的事,也可以分成數個簡訊傳,我常常狐疑,這樣傳來傳去不是比較貴嗎! 話又說回來,簡訊不只是芬蘭人重要的溝通管道,也是他們便利生活的重要伴侶。 很多年前,在赫爾辛基就可以用簡訊買飲料、用簡訊付停車費、用簡訊買電車票(而且比開口向司機買票便宜); 現在甚至有許多公司提供用簡訊借錢的服務,寫個簡訊馬上能借到數百甚至上千歐元的款項,僅管利息高,仍然受歡迎; 最近還出現了用簡訊開門的公路廁所,要用芬蘭文寫「打開」才可進入; 赫爾辛基則曾實驗讓民眾在等公車電車時,用簡訊輸入車站號碼,就可收到附近環境景觀的歷史照片,既打發等車時間,也認識身邊環境。 去年,芬蘭則出了全世界第一本以簡訊為文體的小說,從頭到尾包含1000條簡訊,內容是某公司總裁出門遠行時,與家人朋友以簡訊通訊的情節,小說創新的形式受到注目,也因此賣出英文版權。作者在訪談中說,他的小說反映出芬蘭人的生活習慣:「我們遠行時,報平安與分享資訊的方式通常不是打電話,而是傳簡訊」。 芬蘭還有個讓民眾「傳簡訊決定電視劇情」的節目(請參考用手機簡訊決定肥皂劇劇情),每演一小段,節目就會停下來,等觀眾用簡訊決定該怎麼演下去,每一個段落都有許多可能的選擇,同一集也可以播好幾次,反正同樣的情節,可以因著不同的簡訊,而有不同的結局。 我想,最能呈現芬蘭人簡訊精神的,大概就是電視上五花八門的簡訊節目了。芬蘭人用簡訊在電視上聊天,用簡訊玩電視遊戲,即使是討論性質的節目,也常會加上一個對話框,讓觀眾可以同步用簡訊發表意見,甚至很多電視節目的內容,說穿了就是簡訊像上字幕一樣不斷的冒出來,一旁的主持人與來賓盯著簡訊字幕,聊天回應而已,舉例: 有時我看人們傳到電視上的簡訊,不見得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寫什麼彷彿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透過簡訊與人互動連線,電視是平台,主持人是串場,傳簡訊的觀眾才是節目內容的真正創造者,他們花時間寫,花錢傳,看得高興,還樂此不疲,難怪各式各樣的簡訊節目不斷出籠,這也算是一門好生意吧! 芬蘭人如此熱愛簡訊,不知是否因為發明簡訊的,正是芬蘭人自己。我倒是一點也不懷疑,芬蘭人還會繼續發明運用簡訊的新點子,誰叫這裡就是個簡訊的國度呢! 本篇改寫自原刊登於數位時代雜誌四月份部落格地球村專欄的文章。 後記: 政治人物簡訊風波無限期漫延中: 1. 繼外交部長的調情簡訊曝光芬蘭八卦雜誌後,芬蘭總理寄給前女友的簡訊,上週居然被刊到瑞典的報紙上 2. 芬蘭(剛辭職下台的)前外交部長寄給舞孃的調情簡訊經典名句,最近應民眾要求,在國家廣播電台YLE的「許願作曲」節目中,被編成歌詞放入歌中,有興趣的可以去聆聽,但是,請不要問我歌詞怎麼翻。 ;-) 3. 芬蘭因為簡訊風波下台的外交部長,我發現他的「姓」在芬蘭文中,原來是有意義的,那正好是一種會發出蜜香的花,很容易「招蜂引蝶」。 4. 以下是更多芬蘭簡訊電視節目: *兩個主持人邊聊天,邊同時跟傳簡訊的觀眾互動。 *主持人自說自話,並跟傳簡訊的觀眾互動。 *聊天簡訊節目。 族繁不及備載…… 芬蘭新鮮事延伸閱讀: 用手機簡訊決定肥皂劇劇情 芬蘭慶祝貪睡日,大家請早起 新鮮事:芬蘭人選最美麗身體 香檳在芬蘭,一歐元的奢華 芬蘭社會:五十歲的狄斯可 更多芬蘭大小事,請參考看!這些芬蘭人 * 想收到最新文章通知的新朋友,歡迎訂閱北歐四季透明筆記
品味、形象、與信任度?
幾週前,芬蘭的外交部長下台,他沒貪污也沒犯法,只是因為八卦媒體把他用公務手機傳給舞孃的200則簡訊刊出來,露骨的簡訊調情內容讓輿論譁然,所屬政黨也表明不再支持他,於是就只有黯然下台。看到被迫下台的部長在晚報上哭喪著臉,其實真讓人覺得有些同情。 http://www.cartoonstock.com/lowres/cgo0176l.jpg 僅管北歐政治人物因為「失去人民信任度」而下台不是新鮮事,我也早已經習慣這裡的人們對政治人物的道德要求標準很高,然而這次外交部長下台事件,仍然讓我特別疑惑,好像箇中原因層層羅織,很難說清哪一個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全文請至毛寶部落格閱讀及留言,謝謝。 延伸文章: 無貪污國的一場選舉 離不開簡訊的芬蘭人(即將在北歐四季透明筆記部落格刊登)
有一種城市的名字,叫做家
你是否曾經,在成長的過程中,迫不及待的想遠離自己的城市,到想像中更有趣、更美好、更大、或更有前景的地方,去看世界。 一直到離開許久以後,也許你又會在某些情境下,想念起曾經成長的地方,那裡有美好的回憶,和所有的不完美,也許是難聞的氣味、嚇人的擁擠、或是曾經讓你想跑遠的任何東西。 我越來越覺得,那帶著喜歡與討厭,雜陳著五味記憶的情緒,常是最讓人想念的,家的味道。 來自瑞典的日瑞混血女歌手Maia Hirasawa,唱的這首Gothenburg(瑞典文為Göteborg),就讓人在她如陽光般溫暖的動人歌聲下,感受到一份回家的心情。
毛寶.two專欄-細節裡的快樂祕密
以前常聽人說,婚前的浪漫,到了婚後就會被柴米油鹽取代,就連牙膏該從哪個部位開始擠,都可以成為夫妻吵架的理由。 平凡如我們,三不五時也會鬥小嘴,只不過對我們而言,婚前婚後不是分水嶺,擠牙膏也不曾是問題,生活的細節可以是體會快樂的泉源,平凡的一天也可以因為玩心而多出驚喜。 請前往毛寶部落格繼續閱讀留言 延伸閱讀: 老外學中文…吧?
《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
幾個星期前,我收到居住在斯德哥爾摩的馬克斯所捎來的好消息: 他的新書《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即將正式出版。 此時的我,正坐在前往赫爾辛基的火車上,趁著浮生半日閒,閱讀馬克斯傳給我的部分書稿。那別具韻味的文字,美好的照片,和用心的觀察,讓我彷彿頓時從芬蘭的火車上,穿越空間來到鄰國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大街。 上圖:新書封面/ 出版社:木馬文化
第三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與北歐連線
在婦幼節這天,我想先跟大家推薦今天起開始的第三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兒童影展包括北歐館 很多朋友應該早就從新聞上得知,從今天起到下星期二(4月8號)為期五天的國際兒童影展中,今年也播放許多來自北歐國家的長片、短片,並邀請幾個北歐國家的學童,以「我的24小時」為題,拍攝作品,分享北國小朋友眼中看到的世界。
這些年,我住在Alvar Aalto的城市裡
我們現在的住家,距離小城中心的教堂,步行只有十分鐘。每個星期天早晨九點,教堂的鐘都會準時響起。昨天早晨我就在這個由Alvar Aalto設計的教堂鐘聲中醒來。Alvar Aalto是芬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設計大師,當建築評論家Sigfried Giedion形容「無論Alvar Aalto走到哪裡,芬蘭都跟隨著他」時,我則想形容自己十多年來的北歐搬遷是「無論我搬到哪裡,都”躲”不開Alvar Aalto」,就連在星期天早晨的被窩裡也不例外。 Aalto Centre by Alvar Aalto, Seinäjoki, photo by 北歐四季